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 / 2)

第410章倭寇狼子野心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大宋庆历七年十月底,崇政殿内,众人围在桌案边,欣赏着赵骏的笔墨。

经过多年练习,他的书法水平谈不上绝好,但也不算太差,一笔一划之间,银钩铁画,颇有大家风范。

然而范仲淹拿起这宣纸,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这词是绝好的词,但怕是与景不符啊。”

好在赵骏听到范仲淹的话,摇摇头道:“我虽然恨这个国家,可还没有丧失理智。现在去灭日本,真就是吃力不讨好。等再过十几年,我蒸汽轮船遍地的时候再去也不迟。”

“日本就不一样了。”

晏殊调笑道:“汉龙惯抄了词,却不会自己写,却是平白辱没了现在那鲁迅先生在外的大好名声。”

“哦?”

“由此综合种种,就可以看出日本从来都没有想老老实实做中国的宗藩,而是一直游离于朝贡体系边缘。有好处的时候就上贡,没好处的时候就不上贡。”

“不错。”

“我行我就上。”

由于晏殊非常喜欢写词,传世的诗词非常多,因此常常和赵骏交流,这种玩笑倒是经常开,无伤大雅,反正他跟晏殊的关系确实好。

这次宁海军接到的军令是以保护贸易航行为由启程前往日本。

“好了,你们这老头小子的就别闹了,政制院里,大家都严肃点。”

然后大宋的船队从杭州港岸出发,铁甲舰穿过海岛,船上旗杆猎猎作响,荡漾出去的海浪很远,他们要去遥远的瀛州,为国家强盛书写千年不衰的传奇。

可直到最近几年潜伏在日本的内应搜集到日本的一些史料,他才明白日本把唐朝耍了。

赵骏解释道:“虽然在唐史当中记载日本是唐朝属国,可他们日本内部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史书,都不承认这一点,现在你们明白了吧。”

像鉴真东渡,是753年11月16日出发,一直到12月20日才抵达日本萨摩藩,也就是鹿儿岛。

当时日本还抗议过这个情况,派人上岛与宋军交涉。

赵骏看完鄙夷道:“海军战舰,气势磅礴,你写出了矫揉造作,一点意思都没有。”

说着取过毛笔,开始书写。

片刻后,一篇辞藻华丽,不少生僻字的词写了出来。

并非有特殊原因,而是就这么慢。

赵骏笑道:“汉人民族因为是农耕民族,有习惯定居性、不爱迁徙、重视农业、注重勤劳务实等等特点。游牧民族则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危机感强、适应力强、善于骑射等特点,这都是民族性格。”

“像明朝时期,有一个争贡之役,日本两个地方诸侯为了争夺进贡利润,派出了两拨朝贡使团来到中国。他们在宁波发生冲突,不但相互杀戮,还在回国途中沿路大肆烧杀抢掳。”

赵骏连忙陪笑道:“这醉卧沙场要有,醉卧勾栏也要有,开个玩笑拉日叔别生气嘛。”

赵骏摇摇头道。

“但他们根本没有真心想成为明朝的属国,纯粹就是他们骨子里的现实和狡猾让他们觉得这有利可图,于是地方大名冒充日本国王来明朝行骗。”

他确实没写好,因为一来他擅长婉约词,对豪放词需要斟酌一番,哪那么容易就写出来。

先是“秋来望潮头,洪波起风雨。浪下钱唐,昔王侯宏图霸业。吴越兵戎争锋,七王旗卷西风,钱刘并起称雄。一时照烽火,战乱几时休。”

现在大宋才刚刚击败辽国,兵马虽然强盛,可远征日本就不好说了。

“什么事?”

“好了,到时候发到报纸上吧。”

否则的话,直接让海军出征就是在赌运气。运气好无风无浪,或许能安全抵达日本。运气差一点,忽然风云变色,那整個海军都有倾覆的风险。

&;=&;&;&;可如今大宋才把海军建起来,都还没有下南洋呢,直接这么干风险太大了。但走陆路的话,耗费的国力又非常大,还得与高丽那边沟通,估计高丽也得怕他们假道伐虢,确实不可取。

“好!”

其实就是天皇二字的日文训读法写,唐朝人不明所以,还以为是日本国王的名字。所以唐玄宗《敕日本国王书》开头就说,“敕日本国王主明乐美御德”。

一是铁甲舰正式交付,并且宁海军将带着它远赴日本。

赵骏挠挠头。

事实上大宋在对马岛驻军,也是借着保护高丽、日本贸易的名义,有一个正当理由在。

下阕则写,到了今天,有德的大宋崛起,结束了战乱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盛世王朝。

二是柳永见到那波澜状况的景象,有感而发,想要书写豪情,却写不出来。

“譬如与唐朝发生白江口之战前,日本就控制了朝鲜半岛的百济国。”

赵骏竖起惯例的中指道:“尤看尤阿破,看bb,你行你上啊。”

众人纳闷。

宋绶不解道:“如何瞧出?”

晏殊说道:“你们怎么还不懂啊,汉龙是要一边保证日本国内内乱,国力衰败。一边又要保证我们在日本的利益,防止因为内乱而终止贸易和金银矿产的流出。”

也就是大宋占据了济州岛,可以走相对安全的北路前往日本。

他说着,沉思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汉龙这一招棋远啊。”

范仲淹见赵骏很理智,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后来明朝时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自信心大涨,就想着灭了明朝占领中国,号称“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浩浩荡荡发兵朝鲜,想灭了朝鲜后再进攻明朝。”

一个个老头子都七老八十,虽然政治经验丰富,可年纪摆在这里,有时候思路慢,没有立即转过弯来也正常。

“那倒没有。”

“原来如此。”

然而日本内部却根本不承认他们是朝贡使者,也从来都不要求唐朝皇帝对他们进行册封,甚至历届遣唐使连国书都不带,每次来都用套路欺骗唐朝皇帝。

二是路程非常危险。

说着他摇摇头道:“说来可笑,我自己是学历史的,但直到最近这几年才知道这件事情。”

“你想灭日本?”

晏殊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当然。”

晏殊很想发作,但又泄气。

还是范仲淹沉吟许久,说道:“我来!”

二来他没有军旅生涯,也没有见过铁甲舰,自然就没那么大本事。

张士逊老迈,思路跟不上了,不解道:“你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说来听听,别藏着掖着。”

因此哪怕海贸收益巨大,走一趟就收获颇丰,江浙地区除了那些穷得实在走投无路的人,往往都不会选择冒险出海。

“还是拉日叔懂我。”

“因为是我挑动的。”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日本果然是狼子野心之辈。”

自从抄词以后,他就跟他们说过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

赵骏指着自己,笑道:“我在日本安插了皇城司,与日本各地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豪族贸易,鼓动他们自立为王。”

“日本这个国家,狼子野心,必须要尽早灭亡才行。”

“当然不止,我只是怀疑日本狼子野心,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利益,所以提前准备一下而已。”

于是他请求赵骏寻到那位神秘的鲁迅先生,挥毫一笔赞美战舰。

这下众人就恍然大悟了,也确实不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