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大国重器铁甲舰(1 / 2)

第409章大国重器铁甲舰

大宋庆历七年,民间蓬勃发展。

不仅是经济、军事和教育,文化上也相当繁荣。

自从朝廷允许民间办报以后,两浙路的报社就如雨后春笋般冒。

虽然新闻类受到朝廷监督,但报纸本就多样化,各种小报、杂报、新闻报层出不穷,给大宋百姓带来丰富的娱乐文化。

此刻两浙路转运副使柳永坐在轿子里,向着码头的方向而去。

柳永是去年二月从信州知州的岗位上调任,与另外一名转运副使任茂成搭档一起担任两浙路转运使杜杞的副手。

随着蒸汽机隆隆运转,烟囱开始冒出蒸汽。

马懋目光灼灼地看向铁甲舰,那激动的眼神透露着炙热。

此人带了一批员工过来,在湖州一带,成立了两浙路钢铁厂。之后又陆陆续续,建立了国营水泥厂、砖厂。

当柳永下船的时候,越州知州张宗益带着一众官员已经在等着他了。

前些年主要造的还只是用于出海的海船以应对日益高涨的出海贸易。

这四个职务分别对应了军事和民政,钱粮征运与转运,仓库跟钱粮茶盐专卖,以及邢狱诉讼的事情。

论起名声,在此时可以说是大宋第一。

柳永率先鼓掌。

“是啊,这造船厂虽然在我们越州,可并不归我们越州管,人家船厂的人可厉害着,想从他们嘴里打探出消息,那是难如登天。”

但随着朝廷愈发重视海军,慢慢转型开始建造战舰,如浙江宁海军的福船、飞虎、海鹘等战舰就是钱清造船厂制造,让此地成为了两浙路最大的造船基地。

因而此时他在两浙路官府的地位,已经是仅次于杜杞和任茂成,排名第三的政务官员。

“是。”

就听到“轰隆隆”“砰砰砰砰”的声音不断,顷刻间那艘比铁甲舰还要大的木船就被射成了筛子,木屑横飞,船只四分五裂。

因为最开始进行部级划分的时候,并未成立工业部。

虽然叫驿,可规模已经像个小镇,镇子里有很多木材加工厂,主要是为造船厂提供木头原材料。

内地各路通常只有三司,平日里政务也都是转运使在主管。

对于目前的铁甲舰进度他自然一清二楚,甚至还几次到钱清这边过来视察,上次铁甲舰试航,他就在现场。只是保密条例,一直没有对外透露。

诸多越州官员笑着说道,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众人纷纷对视。

船厂负责人略微有些抱怨地说道:“在花费十余万贯之后,铁甲舰才算是完成。其中最难的就是锻接,无数工匠夜以继日,才总算是把那么多钢板锻接上去了。”

但刚开始还行,很快就被铁甲舰甩到了身后。

船厂负责人说道。

毕竟在他看来,反正大宋海军已经没有对手,再造铁甲舰有什么意义?

不过人都是这样,天下无敌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比如后世带清,就没有了跟进时代的动力。

&;=&;&;&;反观欧洲那边,天天打仗,在战争催动下,各类现代化技术、产品蕴育而生。

所以战争才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这一点都不假。

这水泥厂房中间有一道水闸门,船只就这样被固定在中间的水道当中,两侧还有小港口连着,直接可以开到海上去。

随即马懋挥挥手,便有士兵开始陆陆续续登舰。

马懋自信说道。

大宋经过官场改制之后,算是把原本这个不成文的规定给坐实,正式将各路民政大权交由转运使管理,所以如今转运使可以说是一路最高长官。

见他们不信,马懋笑道:“既然是交接仪式,不若正好展示一番,来一次实弹训练。”

铁甲舰缓缓驶离船厂。

铁甲舰远航出了十余公里远,随后又返了回来,飞虎舰已经被拉得很开。

诸多官员就跟着走到外面去观看。

说着伸出手道:“走吧。”

木船在有风力的情况下,勉强能追一追铁甲舰,可如果风力不够或者没有顺风,速度就慢了许多。

但此番铁甲横舟,穿云掠月,海波翻滔,天际苍穹,巨舰镇山海,峥嵘浪涌,说不出的豪迈。

“美观也要兼备才行。”

然而让众人意外的是,铁甲舰确实是由纯钢铁打造,但外形却非常丑陋。

“早就听说铁甲舰已经在造,但可惜以前只是听闻,却不知道真假,如今我们也能一饱眼福了。”

一行人就走入了那厂房内。

因为晏殊虽然词作数量多,但佳作比起柳永来要少一些。

比如任茂成就是兼管治安、规划的副使,柳永则是分管交通、港口、民政等事务。

还以为铁甲舰威风凛凛,没想到这么丑。

一名海军将领在几名士兵和副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眼下已经是十月份,正是初冬时节,江浙地区却并不算寒冷,温度适宜,杭州城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外如汴梁一般,兴起高楼大厦。

上午柳永坐着马车穿过繁华热闹的街道,到码头乘坐船只,就顺着水路飘摇直下,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抵达了钱清驿。

船厂负责人带着诸多官员向着那处水泥厂房而去。

毕竟工业是最近几年才发展出来的东西,现在是各路自己野蛮生长时期,还未出现统一规划。

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大的铁甲舰,长约十丈,宽约两丈,比排水量六百多吨的海鹘攻击舰略微小一些。

“哦?”

这艘铁甲舰排水量其实只有五百吨,也并非完全铁甲,而是有部分甲板、船舱为木制。

再加上两浙路的地主死的死,残的残。剩余的也只能审时度势,卖掉土地投入工厂行业,以至于杭州的工业发展甚至比起汴梁来也不差。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位于钱清的造船厂,朝廷直接划了一个天然避风港出来,将附近全部列为军事禁区,建造起大宋的战船。

至少在苏轼出山之前是这样。

造船厂目前归交通部管。

“轰隆隆!”

张宗益迟疑道:“有些不太好看啊。”

柳永在高升之前,就是享誉大宋的著名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