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熟人(1 / 2)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没有知识,或者说有了知识却没有框架体系,只能是像一只无头苍蝇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徐小楼就吃了这方面的亏。知识和框架体系两者他都没有,肚子里除了医术学问可以拿出来偶尔卖弄一下,在和人交谈时,甚至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句子来把粗俗的话表达地好听一点。所以说,当他跟着沈潇潇走进饶州市排名第一的大学校园时,打心眼里有些敬畏。

走进校园大门,看着人来人往乍看很有气质的年轻男女,徐小楼突然很土老帽地由衷感慨道:“我上学那会儿,据说初中文凭是地摊上几十块钱就能买来,村子里谁家的孩子要是祖坟冒青烟考上高中了,家里爹娘都恨不得把毕业证书镶上金子到全村挨家挨户显摆一番。更别提大学了。你看这饶州大学多牛气,大学的名字直接就冠上了饶州两个字,难怪人家是第一。洧水村要是有谁家孩子考上这里,祖坟别说冒青烟,估计都要兴旺到着火了。”

沈潇潇白了对方一眼,兴许是觉得和他讨论这些问题非常掉身价。

徐小楼咧嘴一笑,把这白眼视而不见,自顾说道:“潇潇,你看,这些年轻人个个都戴着眼镜,像读书人,像聪明人。回头儿我要是去你们公司开会了,要不也配一副眼镜戴上?得是金丝的,有面子。”

沈潇潇被这男人的感慨言辞打败了,很是苦恼地揉了揉眉头,说道:“你小声点,很丢脸啊。”

从他们身边经过的男女都被徐小楼这番感慨打败,一阵窃笑,但笑容中倒是没有嘲讽的意味,顶多是觉得这土包子很有趣。

徐小楼错愕了片刻,随即迎着人群充满笑意的眼神望去,挠挠头,憨笑起来。

学校真大,学生真多,漂亮女孩儿真多,徐小楼走了一路,目接不暇。终于二人来到教学办公楼,沈潇潇打了一通电话,很快就有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那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立即就在徐小楼心中打上了‘老学究’这个标签,随即,徐小楼的目光就停留在对方鼻梁上架着的金丝眼镜上。估计是想到刚才自己的言论,对这种能衬托文气的眼镜多了几分留意。

这位中年人和沈氏集团某个高层领导是亲戚,他笑容有些歉然,说道:“陈教授不肯见你们,今早打电话本来说好的,但刚才也不知道又因为啥发了脾气,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谁也不见。”

陈教授,名叫陈珠,名字有些俗气,但名头却不小。饶州大学有食品加工专业,而陈珠,正是这个专业的女教授,名下教出的学生如今遍布全国,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响当当的食品行业的专家。但据说其性格有些问题,不单是生人勿进那么简单,偶尔大发脾气还说得过去,相传最过分的一次,有人请她到食品厂,帮厂子改进加工流程,结果陈珠去了之后发现那家工厂存在质量问题,她提了这方面的建议,却被厂子老板视若无闻,当即就打了全国质量监督电话,那家厂子被查封不说,更是彻底得罪了整个行业里的人。有人不满她的这种俞越行为,在网络上斥责了几句,然而陈珠却说,‘一个内里腐朽的工厂,做出来的东西谁敢吃?那不是害人吗?’

从这句话就可以知晓,这位女教授的性子有多么耿直。要知道这世界上藏污纳垢的事情太多了,大部分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她只是受邀去改进人家工厂的技术,结果却一通电话直接把人家工厂弄得差点倒闭。这以后谁还敢请她?找不自在?

学校食堂中,沈潇潇一边吃饭,一边把这些东西说给徐小楼听,一回头,看到丫的正在奋力消灭自己碗中的红烧肉,好似没听进去一般。生气道:“喂,我说话的时候你就不能认真点听?”

徐小楼一口吞下最后一块红烧肉,咂咂嘴,说道:“听着呢,但好像没什么办法啊?人家不愿意见咱们,总不能强行闯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