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尽力了(2 / 2)

盛赋 明圣之君 1176 字 2021-03-09

无论这位陈公子在伯牙郡任职多长时间,他终究都会离开,未来也可轻易登临刺史之位,运气好一点的话,尚书台或许有他一席之地。

至于丞相高位,陈典大致是无可能,就看日后的伏城如何。

有些人的前途未来,是一眼可以看到头的。

韩良眨巴眼眸,轻声道:“让陈公子进来吧。”

黄玉民微鞠一躬徐徐退下,韩良步入客堂,开始斟茶倒水,手法甚是娴熟。上川郡与东阳郡的两位郡守来了,也没福分和韩良坐在一起品茶论道,陈公子自然是有这般底气的。

良久后,陈典来了,这座刺史府也很朴素,整体大气,然而内里朴拙,没有一丝一毫的奢靡气象。

黄玉民并未在这里碍事,送来陈公子后便走了。

韩良手法老道倒了一杯茶,柔声道:“想必贤侄也适应了伯牙郡的风土人情,看贤侄神态,也沾染了些烟火气。”

陈典微笑道:“为百姓做事,理所应当,大人说笑了。”

每一个年轻官员上台之初,都是雄心壮志,欲大干一场青史留名,可后来多数都和老一辈一样,要么中饱私囊,要么尸位素餐,要么大兴官僚之风。

鲜有不忘初心者。

韩良柔声问道:“贤侄见过高志了?”

陈典开门见山道:“我与高志勘察伯牙郡地势,欲发展水利,这便是我们的规划。”

从空间法器中取出地势图交由韩良大人。

陈典不卑不亢道:“考虑过风水,只改水势,不动山势,可能会有所影响,然而无伤大体,眼下唯一难办之处,就是银子,伯牙郡财政空虚,此次前来,也是希望大人可上书皇都,请求国库拨款。”

说起来还是宇文君问国库要钱利索些,用许还山的人头购买黄金百万两,人皇立马就给了。

韩良这位刺史虽无大功德,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有些虎官气象。

仔细看了一番地势图,便是他自己都觉得可行,只是过程极为繁琐,所耗费人力物力巨大。

无论是哪一个郡,若想发展,最好是从地方财政上拨款,一来是自家事自家处理,二来伯牙郡本就贫寒,因发展一郡之地,影响了其余州郡的财政计划也不行。

再加上陈典是南人,韩良若大力照拂,其余官场中人定会看韩良不顺眼,往后难免要穿一些小鞋,身后所在的韩氏家族可能也要受些莫名其妙的委屈。

韩良也有自己的苦衷与无奈,言道:“公子有所不知,请求国库拨款有些难度,若是饥荒之年,可请求国库拨款赈灾,或是修建军事要塞,也可请求国库拨款,只是发展民生的话,伯牙郡若要了,其余不太富裕的州郡也会一窝蜂的请求国库拨款。”

“官场有官场的无奈,我若是请求国库拨款,陛下必会认为我是昏庸无能之辈,连一州之地都安顿不好,往后仕途也就无前途可言了。”

事实上韩良也没为难陈典,大春州在他治理之下是有一些小起色的,某本功劳簿上给他记过账的。

话已至此,陈典也无法强求,出自于世家,这些道理他都懂。

韩良却话锋一转道:“我从大春州财政上给你挤出三十万两黄金,叔叔尽力了。”

年轻人有心干正事,当长辈的怎能不支持一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