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常州(1 / 2)

/p

赵汉是从常州过来的。/p

而他口中的冤案也是在常州发生的。/p

本来,李承乾是打算先去宣州治下的漳河县。/p

可赵汉的突然出现却打乱了原定的计划。/p

不过,李承乾也不着急。/p

在他看来,赵汉的事儿,顶多就是去解决两个欺压百姓的恶霸,以及包庇罪犯的贪官。/p

这种小事儿,最多两三天就能解决。/p

等解决完了,再而转道去漳河县也来得及。/p

而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承乾带着高至行以及乾字营,踏上了前往常州的渡船。/p

书说简短。/p

一日后,李承乾一行人便抵达常州。/p

常州地处江南道南部,比邻长江。/p

与扬州的情况类似,在大唐兴起水上漕运产业之后,因来来往往的商旅让这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p

不止商人们赚的盆满钵满,百姓们也跟着喝到了汤。/p

不说餐餐有肉了,最起码也能达到不为吃穿发愁的水准。/p

看见这般景象。/p

李承乾不由有些感慨。/p

他道:“这才几年没来,就已经变成这般光景了。”/p

之前他去苏州玩的时候,曾在常州路过。/p

虽然没有停脚,但却也看见了常州的光景。/p

那时候不说饿殍遍地,但却也不是现在这般的繁华景象。/p

李承乾尚且记得,当初许多人都从河里面捞一些没人要的鱼虾蟹来充饥。/p

或许对于后世人来说,隔三差五的吃顿鱼虾蟹算是改善伙食。/p

甚至只有有条件的家庭,才能这般改善。/p

可对于这些古人来说,他们恨不得天天吃白面馒头吃到死,也不想吃这些,吃多少都填不饱肚子的东西。/p

而听闻李承乾的话,高至行也是有同样的想法。/p

“这几年江南的变化确实挺大的。”/p

“不仅商人多了,百姓们的生活也是实打实的变好了,”/p

话落,他看向李承乾,轻笑了下,说道:“而有如今这般景象,你可谓是功不可没呀。”/p

“嗨。”/p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p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说道:“我当初,不过就是随便跟父皇提几句罢了,谁知道他会当真?”/p

“当然了,我这也是运气好,遇上的是我父皇,怎么胡说八道,他都不会说什么。”/p

“这要是换成那些个昏庸无道的家伙,恐怕连我这个亲儿子都得被压上刑场给咔嚓喽。”/p

说到此处,李承乾眯眼叹道:“说到底,这事儿还是得感谢咱们的天子,我的父皇呀……”/p

的确。/p

若李世民不是那般开明的君主。/p

就算李承乾有多大的能耐,恐怕也不会给大唐带来哪怕一丝一毫的改变。/p

所以,李承乾说的也没错。/p

大唐能有今天的光景,需要感谢的是李世民,而不是他。/p

因为他在这其中顶多算是提议者,李世民才是那个顶着世俗眼光的压力披荆斩棘前行的人。/p

而听闻了他这话。/p

高至行不由得笑了。/p

他道:“若是陛下知道,您这么夸奖他,恐怕做梦都会笑醒……”/p

有时候,高至行也觉得很奇怪。/p

这父子俩碰到一起时候,不是掐架,就是准备掐架。/p

可到了背后,他们父子俩却没有一个人说对方不好的。/p

或许有时候,父子的感情,就是这般的复杂。/p

……/p

常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