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引狼入室的李承乾(1 / 2)

/p

任城王李道宗稀里糊涂的接了个苦差事。/p

待到散朝时,一群大臣走到他身边,都是摇头叹息。/p

“任城王,您可要多保重呀。”/p

“李大人,接下来可就全仰仗你了呀。”/p

世家有多难搞。/p

只看前朝炀帝就知道了。/p

他得罪了陇西与山东世家,就被搞得皇帝都没得做。/p

而且还被丑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p

作为皇帝,杨广都被黑的那么惨。/p

李道宗似乎已经看见了自己的结局了。/p

“唉,真不知道,得罪了世家,以后文人墨客会怎样描绘我……”/p

如若李承乾知道他内心的想法的话。/p

肯定会告诉他。/p

“王叔,你放心大胆去做。”/p

“因为你不得罪世家,你在后世的形象也不咋地!”/p

众所周知,唐朝以武立国,多出名将。/p

文韬武略皆具者有李靖、李勣等。/p

勇猛善战的猛将又有秦叔宝、尉迟敬德等。/p

可却鲜有人知,李道宗曾被李世民称为当世三大名将。/p

哪怕在李承乾刚来到这个世界时。/p

他印象中的李道宗,也是一个奸臣。/p

陷害薛仁贵,又搞出许许多多的事端来的戏曲形象,实在是根深蒂固。/p

可来了之后,李承乾就发现,李道宗绝对是被后世小说丑化最惨的一位唐宗室成员。/p

写小说的那些人,压根就没带脑子。/p

按照小说的说法,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叔。/p

实则李道宗的曾祖是李虎,祖父是李璋,父亲是李韶。/p

李世民曾祖也是李虎,祖父是李昞,父亲是李渊。/p

俩人那是正儿八经的堂兄弟。/p

李渊称帝后,派李世民征讨各地群雄。/p

此时十七岁的李道宗就跟随二十岁的李世民征战。/p

别看李道宗那时年轻,但他在打仗方面是有自己独到的天赋的。/p

平窦建德,破王世充,都能看见他的身影。/p

二十岁时更独守孤城,大破突厥骑兵,因此被封为任城王。/p

之后李道宗又收服五原郡故地。/p

史书曾用‘振耀威武,开拓疆界,斥地千余里,边人悦服。’来评价李道宗。/p

就算李世民即位后,李道宗仍然被委以重任。/p

李世民曾言:“当今将帅,惟李勣、道宗、薛万彻,勣。”/p

“道宗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万彻若不大胜即须大败。”/p

明明李道宗是犹如汉朝的卫青与霍去病一般的贤臣强将。/p

但到了小说里,就变成了一个大奸大恶之徒了。/p

说来道去,还是那句话。/p

千万别用小说去对比历史,要不然真容易崩三观。/p

李道宗这边惆怅归惆怅。/p

惆怅之后,他还是得做事儿呀。/p

待到出了承天门,登上马车时。/p

李道宗差点被吓得从马车上摔下去。/p

得亏是里面的人手疾眼快拉了他一把。/p

要不然他这一下,最起码得是个能讹十万的轻微脑震荡。/p

……/p

马车内。/p

李道宗有些紧张。/p

他左边是程咬金,右边是长孙无忌。/p

对面还坐着李世民与李承乾这对活宝父子。/p

此时,这四个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道宗身上。/p

那赤果果的眼神,让李道宗有些心慌……/p

难不成这几个家伙是馋自己的身子?/p

想到此处,李道宗赶忙摇了摇头,将脑袋里杂七杂八的想法都甩出去。/p

他面朝李世民,试探着问:“陛下,您找臣有事儿?”/p

“没事儿朕能跑这地方挤着来?”/p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道:“告诉你家车夫,去秦王府。”/p

“好嘞……”/p

李道宗赶忙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去做。/p

马车也直奔秦王府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