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对质(一)(1 / 2)

柴贤净心目光闪烁一下,不动声色道r>

施主怎么会在这里?

柴贤皱了皱眉,反问道又为何在此。

净心收起金钵,凝视着几丈外的黑衣人r>

贫僧与师弟净缘引蛇出洞,以佛门金刚神功诱出兴风作乱的幕后之人,贫僧一路追到山中,偶遇了施主。

说到这里,俊朗的和尚双手合十,满脸慈悲r>

阿弥陀佛,柴施主,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柴贤沉声道大师也和其他愚蠢之人一样,认定了我是凶手。

净心脸色不变,保持合十姿势,道若不是凶手,为何出现在此?

柴贤回答r>

义父死后,我就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有人刻意陷害我。小岚也因此失踪,为了找到她,查出幕后凶手,我一直在暗中调查。

今日在查案途中,恰好与大师碰上。

当下,把自己的遭遇,详细的告诉净心。

柴贤清俊的脸庞布满真诚,说话的时候,平静的与净心对视,眼神没有闪躲,坦荡诚恳。

净心目光一眨不眨的凝视他,等他说完,皱眉沉思许久,道r>

其实想证明施主清白,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柴贤眼睛一亮,追问道请说。

净心缓缓道能把自己遵守过的戒律,施加在柴施主身上,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便无法说谎。届时,一问便知。

柴贤想了想,点头甚好。若我不是凶手,希望大师能替我作证,我此前也遇到过一个愿意相信我的,但没想到

他的脸庞扭曲了一下,透着恨意到那是个虚伪残暴的恶徒,杀害了无辜的一家三口。

净心闻言,问道之前,还有人见过你,是谁?

柴贤摇头不认识他,他当时俯身在一只橘猫身上,自称是途径湘州的散修,且认为柴家的案子疑点重重,凶手另有其人。

我与此人越好,以一家农户为联络点,传递消息。可没想到,隔了一天,那一家三口就被人杀了。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我曾经藏身在那里。

外乡人,途经此地,附身在橘猫身上净心沉吟片刻,忽然露出恍然神色,没有再问,道r>

柴施主,不打诳语。

话音落下,柴贤只觉震耳发聩,一股浩瀚无形的力量施加在他身上,让他真诚的认为,说谎话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人如果不说真话,就不能称之为人。

净心问道元是不是你杀的?

看到此消息的都能领现金。方法。

柴贤摇头我杀的。

净心缓缓点头,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意外,接着问道操纵行尸袭击三水镇的,是不是你?

柴贤依旧摇头,脸色诚恳我。

听到这样的回答,净心终于皱眉,眼里闪过一丝困惑,趁着戒律时间没到,他追问道r>

你知道杀柴建元的人是谁?袭击三水镇的人是谁?

柴贤如实回答疑是姑姑柴杏儿,袭击三水镇的人是她的同党,也就是那个从未出现过的幕后之人。

戒律法术还有片刻,但净心却不再问了,他垂眸思考许久,道r>

柴施主,佛门慈悲为怀,既然今夜与你相遇,那便快刀斩乱麻,一并儿把此事解决了吧。

柴贤谨慎问道打算怎么做。

净心道回去与柴杏儿施主对峙。

柴贤一步步后退,摇了摇头,我经受住了戒律的考验,问心无愧,可你又如何证明自己?

他谁都不信,尤其经历了二丫一家被杀事件,他对于这些外乡人最后的信任也荡然无存。

大师若真想为我正名,我可操纵一具行尸跟你走,你召集湘州各路英雄豪杰,以及官府,再开一次屠魔大会。我会当众把事情说清楚,到时大师为我作证即可。

明日,我会操纵行尸到柴府外。大师真要有心,我们明日以行尸联络。

说完,柴贤退入林中,打算离开。

回头是岸!

这时,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无形而磅礴的力量施加在柴贤身上,让他本能的转身,返回山涧边。

净心纳衣的袖子里,窜出一条金线编织的绳子,瞬间把柴贤捆绑。

非但如此,柴贤发现丹田内气机宛如死水,无论他怎么调动,都毫无反应。

两人之间差了一个品级,对于净心来说,擒拿柴贤轻而易举。

三水镇外,黑沉沉的夜幕里,火光炽烈。

武僧净缘持握火把,一动不动的站在路边,他僧衣单薄,在夜风中紧贴着身躯,勾勒出魁梧的肌肉轮廓。

净缘耳廓微动,望向前方漆黑夜幕。

俄顷,两道身影从黑暗中走来,轮廓渐渐明显,橘色的光晕照出他们的容貌。

分别是穿着同样纳衣的净心,以及被暗金色绳索捆绑的柴贤。

此人便是柴贤。

净心说道。

净缘呼出一口气,冷峻的脸上露出笑容逮住他了,如何?

净心脸色凝重,摇摇头建元的不是他,方才操纵行尸袭击镇子的也不是他。

净缘眼睛微微睁大,似是非常意外可能。

净心先是点头,旋即露出笑容我们的猜测没错。

他回头看了一眼柴贤。

净缘立刻明白了师兄的意思,脸上难掩喜色,传音道r>

柴贤真是龙气宿主?

净心颔首,道还是那九道至关重要的龙气之一。

他们无法抽取龙气,甚至要借助法器才能看到龙气,但要找龙气宿主,是有规律可以依循的。龙气宿主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好运,迅速崛起,获得奇遇或做出大事,不会默默无闻。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大奉银锣许七安。

因此,两人来到湘州,听闻柴杏儿召开屠魔大会,柴府的案子闹的满城风雨,净心净缘师兄弟便猜测柴贤极有可能是龙气宿主。

如此的话,师兄即刻将柴贤度入空门,交由师父,或渡情罗汉,由他们带回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