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龙颜大悦赐三珠(1 / 2)

宦海弄潮 柳生如梦 1555 字 2020-07-02

自宋琅有记忆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踏足御书房,正如他先前所言,他只是区区一珠亲王,位卑权轻,莫说御书房了,就连含元殿,都是他绝对进不去的地方。

然而,今时今日,踏足此地,他却已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宋琅,哪怕得天子召见,也并无多少受宠若惊之感。

屋内,大总管白朝恩躬身候在一旁,纹丝不动。

他的厉害,就在于天子在时,哪怕他就站在屋内最显眼的位置,其他人也会下意识忽略他的存在,而当天子不在时,你就算想忽略掉他的存在,也不可能。

至于天子宋泽雨,则一直在伏案批阅奏章,因为太过专心的缘故,直到屋外的光线略微暗了一些,他才停下笔,抬起头,看向了那个站在门口的四儿子。

恍惚间,宋泽雨眼中看见的,不再是宋琅,而是一个已经阔别了整整二十年的故人。

宋琅不知其中玄机,却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赶紧上前拜倒。

“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万福金安!”

记忆中的人影支离破碎,渐渐消失,宋泽雨遽然惊醒,还有些茫然,待得终于回过神后,又缓缓低下头去,重新恢复了先前专心致志处理国事的模样,就连语气也是不咸不淡的,透着一股子疏离感。

“起来吧。”

宋琅缓缓起身,依旧不忘谢恩。

“谢父皇!”

宋泽雨有意无意地道:“这次去梁州,你闹出的动静不小啊。”

不等宋泽雨发难,宋琅便立马接口道:“是呀!差一点,儿臣,儿臣就再也见不着父皇了。”

话到最后,声音已经带上了些许哭腔。

宋泽雨手上的笔一停,三息过后,彻底放了下来,这一次,他终于肯抬起头,看向下方,而宋琅则坦然地与之对视,只是脸上的表情甚为可怜,就像被人一脚踩了尾巴,却又不敢发作的猫。

得益于宋琅前二十年来有目共睹的糟糕表现,除了宋良这样心细如发,而且生性多疑之人,几乎再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一只城府极深,故意隐藏自己的老狐狸,因为没有人会甘愿藏二十年,却什么也不做。

宋泽雨幽幽地道:“一些人为了快速结案,操之过急,险些害死了朕的儿子,所幸祖宗保佑,琅儿平安归来,朕,就不追究了。”

一句话,算是给这次的事定了性。

宋琅听了这话,眼眶一红,竟突然抬起袖子,来回抹泪。

宋泽雨见状,轻哼一声,很是不满。

“哭什么?朕当年,为洛阳王所埋伏,五百骑过去,最后只有十三人一起回来,倒也没像你这般。”

很显然,他与张清正不同,像他这样军伍出身,南征北战十余年,亲手打下自己所有之江山的雄主英豪,并不喜欢宋琅这种哭哭啼啼的软弱表现。

然而,宋琅却是一脸委屈地道:“儿,儿臣只是觉得,那些大人们,都是国之栋梁,于国有用,却不幸身死,儿臣无甚才干,于国于民,都毫无作用,却偏生活了下来,这,这实在是,太,太不公平”

宋泽雨闻言,脸色顿时缓和了不少。

“张师曾给朕说过,你性子温和,心中有百姓,也有国家,更难能可贵的,是秉公持正,甘于奉献,不争不抢,虽多年未曾接触政务,才学无法施展,但只要循序渐进,将为必为国家栋梁。所以朕这次,就是想给你一个学习处理政务的机会。朕的孩子,都是当世人杰,你也不例外,切莫妄自菲薄,徒增烦恼。”

“道德经上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他们不幸遇难,是他们行事太过激进所致,而你既然活了下来,自当从中学习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将来就能比他们做得更好!你呈上来的那些卷宗,朕都看了,可以说,这次若无你在,这案子绝不会结束得这么快,也绝不会查得这么清楚!”

可不是,宋泽雨又不傻,相反,能当面骗过他的,除了宋琅这种整整铺垫了二十年的异类奇葩外,也就是那些他身为人父,天生会信任的孩子们了,可只要他愿意,想要知道什么事,都是轻而易举的。

这梁州案,本质上就是梁州官员祸害当地百姓,可因为牵扯到了党争,他才不得不慎重处理,毕竟他既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个皇帝,两碗水必须端平,许多事,在于“维稳”二字,真相反倒不那么重要,如今宋琅将所有事都已经查清楚了,但又让案子只局限于梁州官场,而不牵涉到宋欢,可谓将力度把握得刚刚好,他如何能不满意呢?

宋琅一拱手,请求道:“父皇明鉴,都是大人们的功劳,儿臣不敢贪功,只希望父皇,能为那八位不幸身死的大人们立碑树传,使得受其恩惠的梁州百姓们,千万不要忘了他们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