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何人最为合适?(2 / 2)

……这特么又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他会说贤王,那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是贤王这一派的啊!

如此,他可不得向着向着贤王说话?!

太子如今功劳多的要功高震主了。

派太子去蓟州……那陛下您老人家能放心吗?

万一他又立下一大功回来,那唐帝还能奖赏楚越什么?皇位吗?!

贤王是曾经与唐帝闹了的不愉快不假,但是贤王毕竟远离朝堂多年。

如今贤王再回京城,很多以前的势力都已经被唐帝暗中拔除了不少。

他需要一个功绩,才能在京中真正站住脚啊。

……当然,这些心里话,成大人自然是不能当众和唐帝明说的。

拉帮结派历朝历代都有,大多皇帝其实也都心知肚明。

但这样事情一旦摆在台面上,那就是找死。

想到这里成大人脑中又飞快的旋转,随后身形一顿,眼神忽然一亮。

“……回陛下,臣刚才那一番话,并没有贬低谁抬高谁的意思。”

“正如您刚才所言,太子殿下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更是几次救我大唐于水火之中。”

“太子的惊才绝艳,不仅是老臣,还有在场的很多人都大概面对太子都会产生自惭形愧的感觉……”

“可朝廷也不能每一次有事,都让太子出面。”

“毕竟,太子也是人。”

“太子殿下为了大唐做下了很多好事,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是看在眼里,敬在心里。”

“自然……也对其生出诸多体谅啊……”

成大人这一番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真的做到了谁也没有得罪。

唐帝听罢,神色微顿,又是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似乎对于成大人这个回答很是满意。

甚至,他在听完了对方话后,原本阴沉的面色竟然稍有缓和,还露出一副认真思索的模样。

见状,殿上世家一派的大臣们面上都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

然,寒门一派的大臣们在听了成大人的话后,面上的神色则是截然相反。

他们是站在楚越这一边的,自然是支持楚越的。

这个姓成的,话说的是好听,是谁也没得罪。

但这话里化外却,实际上却是为他们的贤王殿下说尽了好话。

而且,还暗搓搓的提醒把喜爱,殿下功高盖主。

呵,这眼药上的。

“成大人这话说的可真是漂亮啊!”

当即,就有名寒门出身的大臣站了出来,目光直指另一边的成大人。

“听你这话的意思,是说你心疼太子为了大唐几次犯险,所以才选认为贤王殿下最是合适的人选?”

“下官倒是不知,成大人竟然是个如此感性的人啊。”

“你感性归感性,可如今蓟州爆发海灾,蓟州百姓遇难,如今是国难当头!”

“此刻,可不是你感性的时候!”

“蓟州海灾事关重大,灾情处理这方面,太子远远要比贤王殿下更有能力,也更有经验。”

“依臣看,太子才是那个最为合适的人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