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370,我的钱呢(2 / 2)

李副厂长那头,何雨柱也是第一时间表示了投诚。

不然,何雨柱也不能稳稳的坐在了调运科科长的位置上。

四九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能不能遇到一个人全凭运气。

像易中海,在菜场那边寻觅无果之后。就转了个方向,专门往那些遗老遗少群居的地方寻去。

应该说,易中海这个寻找的方向是对的。

当初金青她们为了取信易中海,又决定做完那一笔以后,就直接去港岛,所以都是用的真名。

而金家兄妹卖祖产的事情,在遗老遗少的闲聊里,可是经常出现的反面教材。

破落的遗老遗少多了,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卖祖产的人家还真没有几个自愿的。

应该说在解放前卖祖产的不少,大多是辫子朝亡后,习惯了吃喝嫖赌抽,没有生存技能的那帮人。

但到了解放后,基本上富贵的破落的,已经都是习惯了差不多的生活。

只要不是太懒,哪怕拉洋车,也没什么人笑话。

凭劳动换饭吃嘛!

何况金家兄妹还是那样的年轻,现在就卖祖产,以后咋办?

当然,这不是易中海关心的地方。

易中海想知道的,是金家兄妹现在在哪的问题。

但遗老遗少的这个圈子,在边上听个闲话可以。真要找他们打听点什么,没谁愿意吱声。

也就像后世某某学校毕业的社会人,自己可以骂母校,但别人要骂,虽远必喷。

道理是一样的,在这上面,遗老遗少有着他们自己的原则性。

也就是他们说闲话可以,但要是有外人跟他们打探金家的底细,一问三不知。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易中海这个年纪,谁知道他是报恩的还是寻仇的?

所以易中海倒是找到了一个范围,知道金家兄妹的房屋在哪,但具体说到人,却是谁都不肯告诉他。

易中海却不知道,他自己在路上就不知道碰到过多少回金青。

原来肚子圆滚滚,富态的金青,现在易中海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谁愿意往一个头发凌乱,身材消瘦娘们跟前凑啊?

何况现在金青的衣着,发型,都跟以前大不同。

以前是贵妇人状态盘着头发,虽然头上没什么装饰,但是油光水滑,乌黑靓丽,让人一看就知道生活水准不错。

而现在的一头短发,身上穿着破棉袄。街道办为了安置她,在街道办公厕旁边给她搭了个棚。

除了每天的受教育,也就是罚她扫扫地清清厕所而已。

所以金青身上的味道可想而知,没谁愿意靠近她。

再加上金青受了这个罪,总归有点低人一等的感觉。于是现在的金青再没有以往昂首挺胸的豪迈,走路低着个头,连腰也都驼了。

所以易中海虽然找到了地方,但跟金青擦肩而过多少回,却愣是没有认出来。

金青倒是认出了易中海,也听到了易中海打听她消息的事情。但金青也不在乎,她都这个样子了。

难不成易中海找到她,就能让她更惨一些不成?

甚至不少听到易中海打探金家兄妹的遗老遗少,偶尔还会看着路口扫地的金青,然后各种忽悠着易中海,把他当成了玩具在逗耍。

跑了多少趟下来,易中海人没认出来,倒是请人喝酒抽烟钱花了不少。

时间一长,聪明人易中海也看出那帮老家伙是在忽悠他了。

于是易中海不再请客,每日就坐在茶楼或者小酒馆里,然后自己观察。

遗老遗少们才发现点乐趣,哪里会任由他这般自在。直接有人跑去街道办,告知了工作人员。直接把易中海当寻仇的江湖人士,又揪了进去。

易中海真心有点懵,面对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找金家兄妹的时候,易中海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

最后没奈何,还是把金家兄妹骗他钱的事给说了出来。

当工作人员听到金额的时候,都震惊了,连忙通知了南锣鼓巷街道办跟轧钢厂,这玩意不协查一下,谁知道这笔钱从哪来的?

易中海不敢找所里的原因,也就因为这个。

金额太大了,这要报告所里,肯定是要通知单位街道办,那么他的丑事就大家都知道了。

在等待单位跟街道办的时候,那边所里同志把一个乞丐押到了易中海面前。

易中海迟疑不定的看着面前如乞丐一般的女人,怎么也不能相信这个人,就是当初要给他富贵生活的人。

易中海再也忍耐不住,直接冲了上去,双手死死的抓着金青的双肩前后摇晃的吼道:“我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