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城(2 / 2)

“就这么简单?哈哈,我还以为你要求涨工资呢。行了,等有机会去家里陪我喝两杯,现在你去把王丽雯叫来。”

陈济舟也忍不住哈哈大笑,现在虽然没有经济补偿一说,但他会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把对方的定级再提一下。

稍后,杜少杰叫来了王丽雯,他便乐呵呵的回到了家里。

过了一会,王丽雯从外面走进来,告诉他,自己应该很快就可以调回局机关了。

杜少杰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在当时,于默和王丽雯涉及的事情是惊天大案。但现在的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转眼之间两人都成为了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英雄”。

所以,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回去好!你我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

杜少杰满面笑容,王丽雯也一样。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由衷的喜悦,不知不觉又相拥在了一起。

过了好一会,王丽雯轻轻挣脱,转身去烧水泡茶。

“少杰,农场的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咱们把一些事情都留在记忆里吧。回去后你好好发展,我看的出来,你的人生注定不平凡。”

王丽雯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

她很清楚,自己和杜少杰注定走不到一起的。毕竟两人的岁数相差太大,别说对方的家里不会同意,自己家里也一样不会同意。

在农场,两个人可以抱团取暖,但回去之后就要注意这些细节了。人言可畏,她不想毁了杜少杰的前程。

杜少杰心知肚明,但也没有给王丽雯施加任何压力。

两人只静静地享受最后一段惬意的时光,来往反而比以前更密切了。

基本上每天晚上,杜少杰都不会在食堂吃饭,而是回到家做饭吃。王丽雯肯定是每日必来,两人在一起吃啥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心情。

三人小组的主要工作是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组织大家学习讨论。

时间过得很快,新的一年如约而至。

1977年,1月6日,赵大军重新被任命为老龙河农场的场长,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

食堂的人员随后也发生很大的变动,除了秦小妹留下之外,李桂香和另外一人全都离开。局里调了一个年轻的厨师过来,杜少杰功成身退。

“杜师傅,王医生,我就知道咱这庙小,留不住两位大神啊。来来来,啥都不说了,我敬二位一杯,祝你们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临走前,赵大军在食堂的包间为杜少杰、王丽雯送行。

三人小组完成了使命,原地解散,赵大军作为场长便挑起了重担。

杜少杰调回局机关食堂,王丽雯调回局机关医务室,一切都仿佛是回到了原点。

楚小卫和秦小妹有些伤感,但也替人家感到高兴。这一晚,所有人都喝多了,最后,杜少杰和王丽雯互相搀扶,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家里。

天不亮。

王丽雯就爬了起来,烧水、做早饭,然后才喊杜少杰起床。

两人的东西加一起还真不少,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就送给了周围的邻居,挑挑拣拣还有好几个大包。

上午十点,局里派来的大客车抵达了农场,就只是专门来接他们两人的。

场里很多职工都过来帮忙,楚小卫爬上了车顶的行李架,将二人的行李一一捆绑结实。

和大家挥手告别,杜少杰和王丽雯上了车。

客车开动,逐渐远离。

杜少杰回头看时,乌泱泱的人群还站在那里。所有人都知道,杜师傅和王医生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万般的不舍都只能化为一声祝福。

“神州惊雷,我们粉碎了.”

“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人物,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拼搏.”

除夕,家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各种新闻。

杜少杰中午在机关食堂忙活完,就匆匆赶回家开始安排年夜饭。

院子外,已经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年味已经飘荡在了春风巷的角角落落。

他做了一大桌子的菜,今年的春节不太一样,人们的希望之火被彻底点燃,仿佛要不了多久就能告别贫穷落后,从而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哥,你说什么究竟是四个现代化?”

小梅和小雅对外界几乎是一无所知,“四化”的提出无疑给她们带来了无限的憧憬。

小雅吃的满嘴流油,然后问了哥哥一个很幼稚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