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少司命之徒;匈奴人人得而诛之(2 / 2)

“伍丰登,这几日你自己警惕便好,本将在少司命不敢出现,但那赵寻乐也非等闲之辈。”

“好。”

伍丰登应下,随后才回到了驻地,彼时已经是接近凌晨,营中士兵大多还在熟睡中。

他在各营的地方都仔细巡视了一遍,甚至每个士兵的样子他都仔细看了看,直到确定都无异常之后才作罢。

咚咚!

不多时鼓声响起,各营战士这才睡醒走出营帐,而李群等校尉都统则是先一步来到了伍丰登帐下。

“具体情况便是如此,我们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掉包渗透进来,所以今日起每日都会有口令暗号,由我亲自定下。”

“私下两人或多人隔了半时辰相遇,都需对暗号才可,对答犹豫或压根对不上者,先勿惊慌,直接向你们说明,随后你们再来与我汇报。”

“所以这就要求每日的暗号必须牢记清楚,届时若因谁粗心大意造成误会,一切后果个人承担。”

伍丰登认真严肃地下令,李群等人连连点头。

现在那赵寻乐最可能会从他身边人入手,所以不得不防。

“伍将军,那今日口令是什么?”李群问道。

伍丰登稍加沉思,便道:“群英荟萃,萝卜开会。”

“群英荟萃,萝卜……”

众人念叨着这古怪的暗号,虽不解其意,但管他呢,暗号要的就是古怪。

“下去传于各兵,务必记清楚。”

“喏!”

……

邯郸,赵王宫。

清晨曙光还未完全亮起,一众大臣便已经踏着薄雾走进了王宫之中。

其红墙绿瓦,雕梁龙柱,王阶白玉铸就,镂空鎏金扶手,翠玉翡翠屏风,处处富贵。

王座上的中年男子身体臃肿,满脸肥肉,端坐着如同一座小肉山,正是现任赵王。

“前线军情简报,北路司马上将巧施计策阻挡了王翦攻势,目前正在太行山西拉锯对峙。”

“南路晋阳城已于昨日丢失,颜聚将军重伤回府,残部退回魏渝,收编入李牧上将麾下。”

“秦军势猛,我军整体战况处于劣势,以上。”

宦官照例念完了最新的战报,旋即躬身退回了赵王身边。

“诸位爱卿,鉴于我军占据劣势的情况下,有何应对良策皆可直言。”

战事上朝的议题都得给军情让路,再加上现在情况紧张,赵王已经无心操劳其他事务,因此一上来便直抒战况。

静止片刻后,台下众多大臣便纷纷应答。

“启禀王上,嬴政号称这次就要灭我赵国,实属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臣下建议主动反攻,必须给秦军迎头痛击,方彰显我大赵威风!”

“王上,臣以为主动出击不妥,以现在来看,遵循李牧上将的固守战略还是最佳,我们今年虽收成不高,但维持作战还是绰绰有余,而反观秦军太过纵深,补给定成难题,我们可与他们打消耗战!”

“消耗战?许大人,莫非伱觉得我们能耗得起吗?粮食都给前线了,黎民百姓怎么活?”

“不错,我们今年本就年馑,消耗不起!故臣建议,求援其他国家,方可扼住暴秦!”

“这亦不现实,魏国一年来攻卫,援韩,国力大为削弱,不可能再来援助我们,至于其他国家,呵呵。”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

朝上说着说着就争了起来,各说其理,谁也不让谁。

而最前方,郭开听着众人的争吵,自是冷哼一声,眼中多为不屑暗讽。

一群蠢货!

“启禀王上,臣有一计,定可给予秦军沉重打击!”

“哦?郭爱卿请说!”

赵王面色大喜,臃肿的身体都往前倾着。

朝上迅速安静下来,郭开上前一步,捻了捻山羊胡,朗声道:“诸位莫要忘了,北面还有一位真武!”

“杨笺文自卫国出逃,可是我们赵国给了她容身之所!这半年来给粮给钱给城池,如此厚待,天大的人情,她岂能不还?!”

“杨笺文出身鬼谷,乃是当今有名的军中奇才,若是能得她助,秦军南北两路必会崩溃其!届时我赵国再一举反攻,别说打赢这场战,就算收复失地都有可能!”

此话一出,满朝众臣更加沉默下来,谁都知道现在北面匈奴入侵,长城防线很是重要,若是这时候让杨笺文来帮忙对付秦国,那岂不是给匈奴大举南下的机会?

赵王亦是懂得此理,微微苦笑道:“郭爱卿,此计不妥,匈奴之危自古都是第一隐患,杨笺文替我们镇守北关已然难得。”

“王上!”

郭开声音更是拔高,情绪激动道:“都到这时候还管什么匈奴,保住我赵国才是重中之重!”

“若匈奴真能南下,那就让秦国对付去吧,他们自古也是饱受匈奴侵害,必定不会坐视。”

“我们亦可趁其分兵之际发动突袭,会更有千载难逢的战机!”

众人闻言不禁汗颜。

其实他们都清楚,郭开这一计策若真能用下去,肯定会有奇效,甚至连直接打赢这场仗都有可能。

但这必定会被其他诸侯国所不齿!

匈奴对于中原各国来说属于共同敌人,赵国如果真玩儿祸水东引这一套,别说秦国,齐燕两国肯定会指着鼻子骂。

所以赵王深叹一声,摆手道:“郭爱卿,算了吧。”

“寡人虽无雄韬大略,但民族大义还是有的,不论如何匈奴万万不可进入中原,否则本王将会无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至于前线战事,我们可发信求援,同时让李牧司马尚二位上将全权定夺,打仗这种事还是听他们的为好。”

“对了,阴阳家不是说可助我们御秦么,提前知会各部将军吧。”

“王上,您不能这么仁慈之心了!”郭开神情更为激动。

其实若论心来说,郭开如此力排众议,甚至不惜与赵王唱反调,并非是心存国家大义,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先前吕不韦在咸阳发起的叛乱,便是他郭开暗中支持,提供兵力钱财,本就让秦王嬴政对自己恨之入骨。

若赵国真的战败,就算不会亡国,自己也铁定会被退出去,届时可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此时他还想再说什么,但赵王虽昏聩,但在这件事情上很是坚定,摆摆手道:“好了好了,郭爱卿,寡人意已决,休要再说。”

见其不动摇,郭开只能咬牙切齿地咽下,愤愤回退。

庸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