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朱标傻眼,突然冒出来个爷爷!(1 / 2)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

张翠山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

呼吸急促!

瞳孔瞪大!

“你方才,说的可都是真的?殷姑娘,你可不能骗我!”

张翠山目光锁住殷素素。

殷素素或许是从小养尊处优,有时候谈大事都能开玩笑,分不清场合。

“张翠山,你….我!”

殷素素指着他有些生气,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毕竟刚才张翠山自愿断后,是把性命豁出去保护他们,她也不好凶救命恩人。

“哼!你自己去问你师兄弟!”

殷素素鼓着气,双手叉腰别过一头。

张翠山连忙看向其他道士。

“师兄,是真的….”

之前唯一清醒的道士苦笑道。

闻得此言,张翠山怀疑顿时骤减几分。

可是,这种事情真的可能?

龙虎山真出了仙人?

这事儿震撼,但张翠山也知道,八九不离十是真的,毕竟师弟没理由骗自己。

张翠山深吸口气:“仙人啊….龙虎山真出了仙人,而且我们还是因他获救。”

“看来,之前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龙虎山那边说有仙人了,我竟还在怀疑,而他们仙人,还救了咱们一命。”

张翠山只觉得羞愧。

殷素素几人,也是惭愧低头。

因为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好了,咱们回去吧。”

张翠山深吸口气:“最近师尊要来应天府了,是洪武陛下邀请他来,咱们得先行去趟应天府,打探打探情报,顺便也看看是否龙虎山仙人,是否也在应天府。”

“若是在的话,等师尊到达,那么当世两位仙人….我道教双星,便可以见面。”

张翠山一想到那个画面,就觉得有些激动起来。

这两位仙人是货真价实的仙人,而他们从未见过面,若是见面,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张翠山极为期待。

而这次下山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洪武皇帝邀请师尊前来应天府。

他带队是第一批抵达查看情况,至于洪武皇帝为何邀请师尊到来,他不清楚,他寻思也只有两位当事人才知道。

这途经望涯山除鬼,只是偶然。

当然,最主要还是他们第一时间,认为望涯山只是件小事。

现在望涯山的事情解决,也是时候去办正事,前往应天府。

.

….….…….….….

应天府。

皇城,东宫。

朱元璋刚到东宫,就有锦衣卫朝他报告事情。

“噢?咱爹的道观出现异象了?咱爹还不在?”

朱元璋来了兴趣。

随后笑了笑:“继续查,到底发生啥了,查不出也没所谓,反正咱还有大孙可以问。”

朱元璋把目标放的很松。

虽然有朱雄英的原因,但是在以前这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切都因为老爹的到来,让他心情好上不少。

顺带的,

连面对官员和锦衣卫等人时,也态度好了许多。

或许朱元璋都不知道,他已经在不知不觉改变,开始变得柔和。

今日朱元璋来东宫,没什么特殊信号。

特殊信号….

是因为他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倍受人关注,比如朱元璋到达东宫,那么吕氏母子便会猜测,老爷子为何而来,需要对她们不利还是其他?

毕竟往常这个点,老爷子都在处理政务。

帝王的一言一行,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思。

而朱元璋今日到来,仅仅只是心里头那股子农家人劲动了,要来东宫的暖棚铲铲地,除除草,看看瓜果。

两个时辰后。

朱雄英反悔了东宫,他有些郁闷。

今早去望涯山之前,师尊明明说过带领他和朱高炽见鬼怪的,可却连根毛也没见到。

这也不能怪朱长夜,毕竟那恶鬼周德兴实在太凶恶了,连张翠山那样的武林高手都差点遭了殃。

朱长夜怕徒子徒孙受到牵连,所以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

虽然鬼没见到,但在之后朱长夜是展示出二十阴差,让朱雄英和朱高炽叹为观止。

可即便如此,现在事后朱雄英想起来,还是有些念着的。

比起阴差,他更想看看鬼长啥样。

可惜了….

回到东宫,朱雄英没有第一时间回去自己的房间,而是来到了暖棚。

他记着师尊近日的教诲,说是瓜果快熟了,让他多长点心。

等朱雄英掀开暖棚的时候,微微错愕,他看到了朱元璋正弯腰在菜地中央来回扒拉着。

那脸上,带着慈祥和满足的笑容。

他咧着嘴,和寻常农家丰收的老头儿一模一样,开心、满足,甚至还有些激动。

“爷爷,你咋在这?”

朱雄英愣住了,想了想,继续道:“政务处理完啦?”

朱元璋本来有些好看的脸色,顿时拉黑:“臭小子,哪壶不提开哪壶,咱好不容易歇息下,别提那些烦心政务。”

朱雄英点头:“好,听爷爷的。”

闻言,朱元璋再次恢复笑容:“哈哈哈,这才是咱的好大孙嘛,雄英,你过来,快来快来!”

朱元璋很高兴,看那样子似乎像个孩子一样要分享好东西。

朱雄英赶紧走了过去。

老爷子小心翼翼的扒拉开瓜苗,眼中带着欣喜和震撼:“你快看,这是啥?这是瓜蛋子啊!伱师尊这办法管用,真的长出西瓜了啊!”

朱元璋满脸,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咱爹会这一手,以前也没见咱爹使用,真的是….有些本领爹那人,还能藏一辈子。

他服了。

老爷子摇摇头不再多想,站起身,走到胡瓜架子旁边:“还有还有,这是个啥?胡瓜啊!乖乖不得了!大冬天结出胡瓜了!”

“雄英,你师尊有没有说过,这玩意能吃不?”

朱元璋眼中放着光。

暖棚里面种植了很多东西,胡瓜也就是黄瓜,因为成长期比较短,现在已经结出一颗颗喜人的瓜果。

西瓜的成长期比较慢,现在只是露了苗头。

至于其他的小青菜等等,则完全已经长出来了。

这里面的一切一切,都绿油油的生机盎然,朱元璋自进来之后,就开心的像个孩子,这看看那扒拉着,别提多么激动。

老爷子傻乐着,他好久没体会到这种收获你的快乐感觉了,这里面的东西,可都是朱元璋亲眼看着长大的。

尤其在这数九寒冬大雪纷飞的大冬天,能吃上一颗水灵灵的胡瓜,就别提多舒爽。

而这胡瓜,看色泽是可以吃。

但这是根据他的经验能吃,他的经验现在可不顶用,毕竟胡瓜在冬天长出来,已经让他蒙圈了,所以凡事都得问专家老爹才行。

老爷子期待的看着朱雄英。

朱雄英哈哈大笑:“师尊说过,这能吃!”

“爷爷,师尊的后院也长出了一些瓜果,其中就有胡瓜,前几天我才刚吃,可好吃了。”

“所以啊,爷爷,咱们只要培育得当,肯定是能吃的!我看这胡瓜色泽和师尊后院的差不多,肯定能吃!”

他说着,便从竹架上摘下一颗胡瓜。

朱雄英跟着朱长夜久了,也没那么多讲究,用衣衫擦了擦胡瓜,将小刺给擦干净,然后——嘎嘣!

嫩!

水灵!

入口之后,朱雄英也感觉一股子清凉之意传来,说不出的舒爽。

朱元璋咽了咽口水,激动的道:“臭小子,别光顾着自己啊,咱尝尝,给咱尝尝!”

他急忙从朱雄英手中夺过胡瓜,也不嫌弃朱雄英咬过,张口就嘎嘣咬了下去。

“嘶!”

老爷子一脸享受,激动的脸颊通红,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开心的像个孩子。

“不错不错!好吃!甜!”

“咱是见识了,你师尊真是一身本事,大冬天的还能种出胡瓜来,啧啧!”

片刻功夫,一根长长的胡瓜就被老爷子嚼干净了。

“还吃吗?”朱雄英看朱元璋意犹未尽的样子,问道。

朱元璋摇头:“不吃了,尝个味儿就成,又不指望这玩意儿管饱,吃多了不浪费么。”

“不过不过瘾啊,咱能带几个回去吗?”

朱元璋馋了。

这里胡瓜有几十个,自己也有参与劳动,带几个或者十几个回去,不过分吧?

不过他还是问问大孙意见,毕竟这玩意老爹给大孙的,他也不敢强取豪夺。

这要强取豪夺,真要被老爹知道,不得把自己埋怨死?

“没问题!爷爷,这话您以后可别问了,想吃就带走,问啥啊,还是不是一家人?”

朱雄英有些埋怨。

朱元大笑:“哈哈哈,好,咱没白疼你这臭小子。”

“来,和咱一起摘胡瓜出去。”

朱雄英点头,随即和朱元璋忙碌起来。

他们摘了十几个出去。

等踏出暖棚,朱元璋便把这些胡瓜交给锦衣卫,这些胡瓜他不打算自己尝,给马皇后尝,也给一些子孙尝。

只要有福,家族里都有福同享,这便是朱元璋的想法。

也是他贯彻一生的信念。

将胡瓜交给锦衣卫,腾出手后,朱元璋笑问道:“臭小子,今天天云观咋了?又是异象又是观里不见人影,和你师尊办大事去了?”

朱雄英错愕:“爷爷,你都知道了?”

朱元璋难得昂首挺胸起来:“臭小子,不是咱吹,就这应天府,还有能瞒住咱的事情?”

朱雄英嘴角一抽:“这倒确实….是这样的,今日师尊带我和高炽去除恶鬼,把我们带到望涯山,结果师尊自个儿跑去除恶鬼了。”

朱雄英说完,有些无奈。

望涯山?

朱元璋错愕。

这个山头很是陌生,不过他倒是听过。

上一次听到这个山头,是前些天,还是讨论埋葬周德兴的地方时,官员们给出几个山头选择,最终他确定望涯山。

恶鬼恶鬼,顾名思义便是死后成鬼。

难不成,和周德兴有所关联?

朱元璋若有所思。

“还有吗?”

朱元璋再问道。

朱雄英原本想说那些阴差的事情,但一想到爷爷还没踏入修仙路,这些事情说了只会徒增他烦恼或者好奇,却并不会给爷爷看到。

“没有了。”

权衡之后,朱雄英选择隐瞒此事。

朱元璋点点头,也没多想:“大孙,和你师尊….”

他继续与朱雄英讨论,有关老爹朱长夜的话题。

而且要讨论朱长夜的话题,朱元璋总是那么精神抖擞,且笑容满面。

.

….…….….….….

很快。

朱元璋背着手回到谨身殿,案牍上永远都堆着山高的奏疏。

朱元璋身旁的锦衣卫提着小篮子,随他进了谨身殿。

“东西放下吧。”

想了想,朱元璋道:“去送两胡瓜,给允炆拿过去。”

上次朱元璋见到朱允炆,还是在周德兴葬礼上,爷孙俩也没说啥话,自那后,朱元璋就对朱允炆日渐冷落。

自那后,朱允炆老实了许多,最近非但好好在国子监读书,还和一些五常博士们探讨学问。

要是他意志就此消沉,朱元璋或许会更失望,索性,他还是咱老朱家的种。

朱元璋于心有愧,于是便送两胡瓜过去,也算弥补对朱允炆的愧疚。

“去将咱妹子、还有标儿叫过来吧。”朱元璋又补充道。

等锦衣卫和宫人离去后,朱元璋便开始埋头处理奏疏。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越来越力不从心,以前刚登基的时候,每每批到凌晨都不乏,现在到了子夜就开始犯困。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朱元璋看着奏疏,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以后还是要让后辈,多替咱分担分担才是。”

“咱也老了,爹身子骨那么硬朗,都在享受天伦之乐,咱也该如此。”

少顷。

宫人轻轻在外叩响门扉:“陛下,娘娘和太子殿下求见。”

“嗯,快请进来。”

谨身殿外。

马皇后和朱标都有些诧异。

“母后,父皇召见咱们来,这是为何?”

朱标眸子泛着困惑。

忙碌时间喊家人来,这不像是父皇会做的事情。

马皇后笑着摇头:“标儿,有时你父皇他想一出是一出,这咱哪知道?”

“不过母后可以明确和你知会一声,准是好事!”

马皇后陪了朱元璋一辈子,对身边这个男人的性格无比清楚。

有事儿,他不会想让家人知道的。

家人知道无法帮忙,反而徒增烦恼,他更喜欢自己一个人扛。

而喜事,他总是第一个想分享给家人。

喜事分享坏事自己藏着。

这就是个呆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