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座位【感谢疯狂的懒羊羊的盟主(2 / 2)

只要自己不给他机会。

程行肯定很快就会放弃的。

“那你把杯子跟饭卡给我,我去打就行。”程行道:“不然谁知道你两杯水一起打,还会不会干出被开水烫到的那种蠢事。”

姜鹿溪:“……”

“一起去可以,但不能说话。”姜鹿溪说道。

“嗯,行。”程行道。

两人下了楼,一起向着学校的水房而去。

而他们刚走了一半,天空中就飘起了雪花。

这雪花越下越大,最终成为了鹅毛大雪。

看着身前落下的一朵又一朵的雪花。

姜鹿溪忽然想到了早上程行威胁她吃早餐的事情。

他说早上的时候天冷,会下雪。

现在果然下了。

这个时候要是再去外面吃早餐,确实会很冷。

因为虽然从教室到水房也挺远的。

但从教室到学校外面更远。

两人一路走到水房,并不言语。

只是打完水回来路过学校里的安河湖时,看到不少学生在旁边观景,甚至亲自上了湖上的小亭,用着手机拍影留念,程行笑着说道:“安城一中的风景还挺美的,落了雪的安河湖,虽是北国风光,却有江南景致。”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落了雪的安河湖,不输张岱笔下的余杭。”程行笑道。

后世的安城极少落雪,即便落雪,也再没有这几年的大雪景致了,没了大雪,安城一中的安河湖,在冬天就少了几分韵味。

每次安城大雪,安城一中都会有许多学生到安河湖旁去赏景。

姜鹿溪知道程行刚刚所说的那个句子是出自哪部作品,这部作品她学过,是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很美,她很喜欢。

“只可惜,张岱这篇文章的开头,是崇祯五年。”程行道。

这一年,黄河决于孟津,南京四川地震,淮扬两府饥荒,农民起义军一路攻城拔寨,天灾人祸,纷至沓来,大明朝也终于快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姜鹿溪很想问,崇祯五年为什么会可惜。

但是想着之前说的不能说话,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走到教学楼里后,两人抖落了下身上的雪。

看到她的头发上还有一些雪花,程行伸出手,将她头上的雪花给拨弄了下来。

看着姜鹿溪一脸冷意的看着自己。

程行摊开了手掌上的雪花。

“要是把头发给打湿了,可不好干。”程行道:“走吧,上楼。”

姜鹿溪抿了抿嘴,明明是他对自己动手动脚,想生气发火,偏偏又发不出来,这种感觉,实在是有些不太好受。

“下次要是身上再落了雪,你告诉我,我自己弄下来就行了。”姜鹿溪对着她说道。

“不是不说话的吗?”程行回头看着他笑着问道。

姜鹿溪没好气的伸出腿给了他一脚。

“说不过就动手,好凶一女人。”程行道。

姜鹿溪没吱声。

要不是他太惹人生气,她又怎么可能会踢他一脚。

从小到大,她就没踢过别人。

两人上了楼,回了教室。

程行坐下来用杯子暖了暖手。

周远戴着帽子走进了教室。

“程哥,太冷了,这雪怎么下的那么大,这才刚下一会儿,地面上就全都是了。”周远将自己棉袄上的帽子拿下来,然后搓着手说道。

“这应该是这个冬天最后一场雪了,也是最大的一场。”程行道。

程行依稀记得,这场雪过后,安城这个冬天就再没有下过雪了。

冷是真的冷,周远过去将后面的门给关上了。

但是关上没用,不一会儿,又有学生从后门推门走了进来。

在冬天,教室里也只有姜鹿溪一个人不会走后门。

她不论是从教室里出去还是进来,都是走前门。

很快,上课铃打响,郑华从教室外走了进来。

“下面我们开始根据上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开始排座位,不过在排座位之前,我先讲一件事情,为了鼓励那些成绩靠后,但进步巨大的同学,从这次排座位开始,除了按照成绩靠前的名次来排座位之外,谁要是在月考的时候,成绩进步非常之大,是我们班进步最大的那个人,那么也能从前面开始选,并且仅次于班里的第一名。”

“大家都没有异议吧?”郑华问道。

底下的学生全都摇了摇头。

就只是一个座位排序。

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而且如果进步确实非常大的话。

那有这个奖励也无可厚非。

“上次月考,我们班进步最大的同学是程行,所以他这次选座位,将会是第二个选择。”郑华说道。

众人听到是程行也都没什么好惊讶的。

去年期末考试,程行的进步确实是最大的。

只是姜鹿溪闻言愣了愣。

她想到了昨天程行跟她说的话。

“大家都先抱着书站到教室外面,天气冷,动作尽量快点,我叫到名字的同学,直接进来挑选座位。”郑华道。

教室里的学生,除了姜鹿溪外,全都抱着书站到了走廊上。

姜鹿溪的位置一直都是那一个,而且她也是第一个挑选座位的。

所以她可以不抱着书出去。

“姜鹿溪。”郑华喊道。

姜鹿溪走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程行。”郑华道。

程行此时抱着书走进了教室。

然后在门口许多学生惊讶的目光中,坐到了姜鹿溪旁边的位置上。

……

先感谢下我们的第二个盟主,疯狂的懒羊羊的打赏,其实忽魂悸以魄动这一卷已经结束了,但是我想了很久没想好下一卷的卷名,导致今天更新也更新少了,明天多更新一些,也许会是第二个万更,另外下一卷就是程行追姜鹿溪的一卷了,有没有好的卷名,征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