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238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2 / 2)

“要不然就耽误时间了。”

林默没有再多说什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伸手按下了平板电脑上的开机按键。

嗡.嗡嗡

几乎就是在他按下开关的同时,歼-10鸭翼式歼击机的发动机再次发出咆哮的声音,整架飞机就像是肃然睁开眼睛的洪荒巨兽,给人一种非常强的压迫感。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歼击机的腹部跟尾部。

而在他们的注视下,位于尾部的发动机喷口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调整方向,同时机腹位置也开始喷出发动机的火焰。

火焰的颜色逐渐变深,发动机的轰鸣声音越来越大。

当声音突破某个临界值的时候,歼击机的机身微微开始颤抖,紧跟着一点点开始升空。

这种升空并不是通常飞机起飞时,先在跑道上面冲刺一段时间,等速度上来之后,再利用气流的承托力,让飞机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次的歼击机飞行更像是直升飞机的升降方式,是在平地上直接提供向上的推力,控制着飞机升空。

在专业领域这样的起飞方式叫垂直起降,也是装备了矢量发动机的最好证明。

毕竟传统的发动机只能提供向前的力,这跟矢量发动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歼击机离地五米,偌大的跑道上除了能够听到发动机的嗡鸣声之外,根本听不到其他任何的声音。

没有人说话,即便是对航空航天了解不多的刘利民,在感受到身边院士跟科研人员们紧张的心情时,不由自主的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能飞起来不算是关键。

只要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哪怕就算是一个二三十吨的砖头,也能够让它进行垂直起降。

这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只要发动机的马力足够就行。

矢量发动机的真正难点是在飞机起飞之后,如何保证能够在垂直的方式下,向前提供推力,操控着飞机飞往更高的地方。

这一点很难。

如果推力太大的话,那么歼击机就会因为向上跟向前的两股推力的互相拉扯,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同时推力也不能太小。

如果推力太小的话,那么根本无法摆脱向下的推力,那么就会出现歼击机失速的情况出现。

失速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歼击机在万米高空发生失速的话,飞行员跟飞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如果在几百米,甚至是现在还不到100米的高度失速,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

甚至连跳伞的时间都不会有。

正是因为抱着这些种种的紧张心情,现场的气氛才会如此的紧张。

很快,

电脑屏幕上显示歼-10鸭翼式歼击机的升空速度已经到了80米,这已经算是可以正常改平飞的的标准高度。

但也就是在这个高度,飞机逐渐开始了轻微的摇晃,而且越来越有共振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共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场面也是可以预料到的,必然还是机毁人亡的下场,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快,改平飞!”

“别等了,就现在!”

关键时刻,刘院士的声音在塔台指挥中心的扩音器里响起。

塔台里的基本都是王牌飞行员,也只有到了他们这样的水平,才有机会担任试飞员的重要岗位。

虽然今天并不需要他们中的某个人坐进驾驶舱里,控制飞机进行飞行,但是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

隔着屏幕操控歼击机的难度,绝对是要比亲自坐进机舱里要更加困难。

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们操控矢量发动机,那也是破天荒的第一回,而且越是担心出现问题,心里就会越发的紧张。

这可是大夏第一次进行矢量发动机的试飞,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创造了一台新型的飞机。

毕竟发动机才是歼击机的心脏,虽然现在搭载的是歼-10鸭翼式歼击机,但是在换了一颗心脏之后,这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歼击机。

“呼”

“别犹豫了,听刘院士的指挥,立刻改平飞出。”

“你们都给我记住了,这次的试飞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纰漏。”

“大夏未来空军的发展,就看你们这一哆嗦了!”

指挥人员在收到指令之后,也是干脆力量的将下一步的飞行计划告诉给了机长跟副机长。

两人也算是身经百战,虽然这会都有些紧张,但毕竟已经经历过无数次险象环生的危险时刻,或许驾驶技术不是全世界最厉害的,但是心理素质必然非常过硬。

他们开始迅速调整飞机的动力配比,加大尾部的动力提升,将油门踏板也已经深深拉了下去。

嗡.嗡嗡

歼-10鸭翼式歼击机再次发出野兽般的嘶吼,紧跟着在将近百米的低空迅速加力,向着笔直的天穹斜插了上去。

整个过程比想象中的更加轻松。

而看到歼击机已经上天,并且逐渐消失在视野当中时,现场更是有不少科学家跟学者都跟着激动了起来。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哈哈,我就知道我们可以!”

“陈总工,太谢谢你了,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丽的一段经历!”

“万岁!”

“哈哈哈这下终于能够回家里过一个好年了!”

人群开始欢呼,他们脱掉帽子,抛向空中,挥舞双臂,高声呐喊,用各种激动的情绪宣泄着这段时间承受的压力。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从无到有,真正创造了一款矢量发动机。

这样的成绩对于在场的很多人来说,已经完完全全足够他们吹一辈子的!

刘利民更是激动的抓住林默的手,无比感激的说道,“林默同志.谢谢你.谢谢你.”

“谢谢你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付出!!!”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