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校园采访(1 / 2)

章方松的宣传工作1直以来都很给力,从不放过任何1点借用顾总事迹树立学校形象的机会。

所以,财大的学生这几年1直都处于顾明的光环之下。

他们也算是亲眼见证了抖音1步步铺开全国,见证了拼团1步步走向前沿,还见证了财经大学这几年的分数线蹭蹭上涨。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过早地发现了自己的平凡,还过早地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据1些校招统计机构称,最近两年,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变得越发的谦逊有礼了,而且志向还很高远,深受招聘市场喜爱。

“又是顾明的新闻啊?”

“嗯,听说拼团已经开始服务上海市场了。”

“不只是上海,就连很多的23线城市都有拼团了,我发的,他在西京上学,平时出去聚餐都会用拼团的。”

“这倒是真的,我前段时间回了个家,发现津门也可以用拼团了。”

“这也太快了吧?我记得拼团是前年才孵化的。”

“服务质量好啊,我前几天还托上海的同学在拼团代购了1只手机呢,这年头淘宝都有假的,但拼团严选从没曝出过假货。”

“诶,你们说这还算是大学生创业项目吗?”

事到如今,每次提起大学生创业项目这5个字,财大的学生都忍不住有些面面相觑。

拼团和抖音确实是财经大学的创业基地孵化出来的项目,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甚至还有不少人曾去208面试过,见过那摆满办公桌的小屋。

按道理来说,大学创业项目1般都没机会能走出校园,就侥幸走出去了,最后的下场也不会很好。

因为大学有着天然的商业壁垒,你作为大学生在校内创业,学校1般都会护着你,商业竞争单1,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竞争。

可外面的市场环境有多复杂?那简直可以说是吃人不吐骨头。

大学生说到底也是没受过残酷社会的洗礼的,1踏出去人都懵了,更别说展业了。

谁知道拼团和抖音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出去了,甚至搅动起了全国市场的风云。

这样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可真是太离谱了,仿佛是没有上限1样。

如果有1天,有新闻称知乎成为了全美高校的必用网站,拼团上能买47,他们都不觉得有什么好惊讶的了。

当然,最受财大学生关注的并不只是抖音和拼团,还有在208兼职的那些人。

他们都是各个系院的学长学姐,在学校内的熟人多的是。

3年前,大家还都是差不多的大学生,见面打个招呼都没什么拘束,开个玩笑也无伤大雅。

可到了现在,这些人与周围人的差别,已经天翻地覆了。

据传言,有208的人已经计划在济南买房了,甚至还有人说已经买完了。

另外,今年春天在校内举办的校招会里,甚至有本地企业放话,说但凡有在拼团及抖音兼职过的,可以无条件接收。

“我听说,财大有计划要重建1座创业孵化基地,以后把大学生创业当做重要板块来做,要投入好多钱,还会请很多的创业明星来学校开讲座。”

“真的假的?”

“真的啊,建筑系那边好像都开始为孵化基地的项目做规划了。”

“要在原有位置推倒重建吗?那个小楼还不错啊,秋天过去拍照特别好看。”

“推倒重建?伱想什么呢,那可是顾总的发家地啊,把校长室扒了都不可能去动那个小楼了。”

“这倒是真的,如果后期建了新的创业基地,那地方估计会做个展览馆吧,挂上顾总的照片什么的,给后面来的学弟学妹们参观。”

“我靠,故居?那可真的是牛大发了。”

“你说话小心点,被208的人听到了,能把你鼻子揍歪。”

食堂内议论纷纷,多数的语气当中都带着羡慕嫉妒恨。

着实,有些距离太远或者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1般不会造成太强烈的反差感,但是距离自己这么近的事情,很难不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情绪。

不过也有很多人是不服气的,比如某曹姓公子。

“这饭没法吃了,他都去上海了,还能隔空滋我,这还有王法吗?”

李明鹤拍着桌子,眼睛盯着屏幕上顾明的照片,越看越觉得风骚。

此时的崔文仲和吕强正看着隔壁耿雷在那里红绿灯呢,脸色1会儿红1会儿绿,听到这句话后立马转头看了过来。

“李哥,你还没习惯啊?”

“习惯不了1点!”

崔文仲沉吟了1下:“你本来就是富2代,家里底子那么厚,其实你也可以创业啊。”

李明鹤转头看了1眼隔壁的耿雷:“然后像这家伙1样,发现不管走哪条路,最后的尽头都是老顾?我可没那么憨批!”

“额,别说耿雷了,他有点太惨了,我每次看到他都想捐款。”

耿雷此时正拿着手里的4,听着对面女孩们1口1个男神,原地发愣,简直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李明鹤放下筷子,把鸡腿往周超面前推了1下:“强子,吃点不?我没胃口了。”

吕强眯起眼睛:“我拒绝,我要减肥,我要啵嘴!”

“至于嘛,你以为你浑身的肥肉是1顿就吃出来的?而且接吻其实没多大意思。”

“别骗我,顾哥嘴那么硬都挡不住,嘬的嘴那么红。”

“不要提顾明,我现在的心态极不平衡,谁提我咬谁?”

李明鹤哼了1声,把餐盘端起来就走到了回收处,然后喊着众人出门,结果刚来到门口被人堵住了。

来的是校记者团的,有人看着摄像机,有人举着麦克风,直接就盯上了李明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