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第203章 赵匡胤:皇兄做生意实在是太良(2 / 2)

“五千万贯?嗯……这个价格倒也合理。”赵匡胤点点头,“这么雄伟的铁甲舰,也值这个价格。”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世民,尽皆愕然。

好家伙,都说富宋富宋,看来你是真的富啊……

赵匡胤也很无奈啊,我攻灭那么多国家,光国库里收缴的财货都数以亿计,根本浪费不完……

“我去个厕所……”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了帐篷。

“赵兄,赵兄,错了错了。”李世民连忙按住赵匡胤,“其实这船,五百万一艘,赵兄要是想要,咱二一添作五,三艘船,一千万,如何?”

“皇兄做生意实在是太良心了!”赵匡胤的眼眶湿润了,老李真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啊!

这年头竟然还有这样做生意的,打折打起来竟然……折上折?

“这船……竟然不到四百万一艘?”刘邦也惊呆了,他想买,但是又有些犹豫——和大宋和大明不一样,刘邦现在的主要矛盾集中在陆地上,北有匈奴,内有蠢蠢欲动的诸侯王,他现在要一艘铁甲舰也没用,又不能旱地行舟啊。

“你又不着急,你兜里也没钱。”李清安抚着刘邦道:“不妨换一换角度,比如从唐朝买点铠甲什么的,暂时先对付用着,等你到时候有钱了再搞铁甲舰。”

刘邦也是看出来了,那船就算买回来也是扔码头吃灰,那几百万两银子,还不如换点同样的军备。

“行,那就听仙师的。”刘邦倒是从善如流,仙师总不会坑害他就是了。

再说,就算坑他了,那不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等明天你见了大唐和大明的军队,就知道他们用的都是什么了。”李清笑着说道:“反正只能说物有所值。”

“那季就拭目以待。”刘邦乐呵呵地应答着。

这一场临时起意的交易,赵匡胤反正是挺高兴。总共花了一千三百万贯,三百万购买板甲,一千万购买三艘铁甲舰,在他看来属实是赚到了。

皆大欢喜的交易大家都喜欢,李世民也和赵匡胤提了一嘴买不如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得想办法把摊子支起来再说。

赵匡胤当然表示同意,但还需要大唐老大哥的帮助,才能将工业支棱起来。

晚间睡觉的时候,困在白登山好几天的汉军战士们,也体验到了久违的温暖。

前几天那寒风阵阵,将人吹得透心凉。那帐篷别说睡觉了,就算是在里面烧个火盆子,都难以入睡,觉得冷的刺骨。

而今天自从换了帐篷之后,不仅风进不来了,帐篷里也是暖洋洋的。再加上那被叫做“睡袋”的东西,汉军士兵只觉得自己过了这么多年,终于过了一回人过的日子。

最主要的是今天吃了两餐饱的,肚子里有食,是抗击寒冷的根本。

与以往争先恐后起床不同,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大家甚至有点儿舍不得那温暖的睡袋。

“真舒服啊。”陈平抻着懒腰走出屋子,抬头看到刘邦在一旁刷牙,嘴里吐着白色的泡沫。

他心里咯噔一下子,迅速上前,抱着刘邦大声喊道:“快来人啊,陛下羊癫疯发了……”

说着,顺手将手里的抹布堵在刘邦的嘴里,防止他咬到舌头。

刘邦呜呜呜地挣扎着,半天没挣脱陈平的熊抱。

“行了陈平,放他下来吧。”李清叼着一根儿牙刷从一旁走过来:“这只不过是很正常的刷牙,嘴里那泡沫是牙膏带出来的——不信你试试?”

“真的?”陈平将信将疑,但本着仙师说的不会有错的原则,他松开了刘邦。

刘邦获得自由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头撅了陈平一脚。

“你他娘的,乃公差点被你勒死!”他恶狠狠地骂着,回头就吐:“乃公就刷个牙,呕……这抹布……呕……”

陈平知道自己孟浪了,也不争辩,而是脚底抹油,带着李清给的牙膏和牙刷套装就跑了,那叫一个快。

刘邦伸手指指陈平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嘿然一笑。

他脾气其实挺好,再说陈平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他也没理由怪罪他。

就是那臭抹布……感觉好像几个月没洗过一样……哕……

陈平没说的是,那是他擦脚的抹布……

至于乃公这个自称……那是刘邦的口癖,就像是某运输大队长一样,一口一个娘希匹。或者某胡子,一口一个妈了个巴子。

乃公的意思是“你爹我”,实际上日常中某些男生也经常用,互相认作对方的爹。

不止是刘邦,淮南厉王刘长也很喜欢用这个自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原文记载淮南厉王刘长的原话,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

可以说是刘邦的亲儿子了。

说起衡山,衡山王家族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衡山王太子摸着衡山王后大腿说想和她困觉。

或许李治这父子聚麀之好,就是和他学的吧……

需要注意的是,西汉的诸侯王和后世的各种王可不一样,人家可是真有封国的,封国内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正妻称王后而不是王妃,储君称王太子而不是王世子。就像被大汉棋圣刘启砸死的倒霉蛋刘贤,就是当时的吴国太子。

这也是刘启下决心削藩的原因,诸侯王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有尾大不掉之势。

而此时的刘邦,不止在琢磨收拾匈奴,还在琢磨收拾封的那些个异姓王的事儿。

早餐吃的很随意,无非就是包子豆腐脑豆浆和油条,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李清身为一个北方人,根本就没提供甜豆腐脑。

豆浆只可能是甜的!豆腐脑只可能是咸的!这是李清的底线!寸步不让!

没享用过美食的汉军显然不会在意豆腐脑到底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是吃饱了撑得的人才会关注的问题,在参军之前,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有点难以解决,谁又会在意到底是甜还是咸呢?有的吃就行了。

包子都是纯肉馅的,牛肉馅大包子管够。是以汉军士兵们尽皆选择了包子,反而油条很少有人去选,就连那几个皇帝还有军中战将校尉,选择的也是牛肉馅大包子。

无他,这年头吃顿牛肉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并且还是这么上等的牛肉……傻子才会选油条!

刘邦现在就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慢条斯理吃油条的李清,一边看一边纳闷,心想李清果然是仙人放屁非同凡响,竟然更偏爱比较素一些的油条。

“这包子的确好吃。”朱元璋摇头晃脑地评价道:“这是牛肉吧?咱吃着感觉有点像。”

说着,抬起碗痛灌了一碗豆腐脑。

“看来老朱吃牛肉颇有心得啊,”李世民在一旁调笑道:“你是不知道,我们那个程咬金啊,家里的牛经常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死法,什么病死的,摔死的,老死的,上吊死的,最离谱的是说一头母牛因为情郎摔死,自己也伤心而死……”

“哈哈哈哈……”众人爆发出一阵大笑,这程咬金还真是个活宝。

“真没想到,卢国公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赵匡胤擦着笑出来的眼泪说道。

老朱也笑,他乐呵呵地说道:“咱也不是什么吃家,就是当年咱放牛的时候,实在是饿得不行,和小伙伴们一合计,就把一头小牛给杀了吃肉……啧啧啧,那味道啊,真是一辈子都忘不掉,那是咱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肉了。”

“老朱还放过牛?”赵匡胤和刘邦都来了兴趣,他们之中出身最次的刘邦好歹也是个小地主,家里颇有家资,要不然也没给他“乐善好施”的资本。

“当然放过,咱也不怕你们笑话。”老朱说到这里,放下手里的大碗,笑着说道:“咱不止放过牛,还种过地,当过和尚,要过饭,当过土匪。”

“但那又如何?咱现在不还是皇帝?不管是谁提到咱朱元璋的经历,那都得竖起这个。”朱元璋竖起了一根儿大拇指。

“朱兄,你的确是这个!”刘邦率先伸出大拇指。

他本就有游侠气,喜欢结交豪杰。像朱元璋这种出身低微却能一步一步爬到至尊之位的,他最是钦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