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第199章 高粱河车神?(2 / 2)

“你别劝,仙师,我今天非得好好打死这混蛋不可!”赵匡胤嗷嗷地骂着:“早点打死他,也好过将来出那么一个贻笑万年的丑事!”

好个赵匡胤,不愧是开发“太祖长拳”被少林寺碰瓷的男人,挺着一对铁拳,对着赵德昭就是一顿“欧拉”。

可惜赵德昭不会木大,不然的话还能少受点伤。

“行了行了老赵,别把孩子打死……”李世民和朱元璋一起上来,把赵匡胤拉到一旁。

单李世民一个,真架不住赵黑子的气力啊。

赵匡胤犹自不解恨,破口大骂:“我英雄一世,怎么就生出一个驾着驴车逃窜的儿子呢?”

“哎呀,这不就误会了吗?”李清笑呵呵地对赵匡胤说道:“你说你,又急,我只说是宋太宗,又没说宋太宗是赵德昭啊……”

“不是德昭?”赵匡胤一个激灵,连忙跑到赵德昭的身边把孩子扶起来,关切地拍拍身上的灰尘:“哎呀,都怪我这急性子,这不就把德昭给误会了吗?啊呀,你说的宋太宗,莫非是德芳那混球?”

“也不是。”李清呵呵一笑:“你还记得金匮之盟吗?”

“金匮之盟?那是什么?”赵匡胤皱着眉头问道,宋太宗不是赵德昭,又不是赵德芳,难道……

卧槽?

“相传你妈杜太后病重,你在旁侍疾,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用周世宗柴荣子弱被臣篡位的例子,劝说你死后传位于你弟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这谁他妈编出来的东西?”赵匡胤不干了,“我儿子今年都二十五了,不传给儿子,让我传给赵光义?”

“你看,这事儿有鼻子有眼儿的,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九月的时候,赵普将此事在朝中公开。”李清摊摊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赵匡胤被气笑了:“他妈的赵普这王八蛋,简直脸都不要了!这事儿就算是我娘提出,我也绝对不会答应!太荒唐了!这世间岂有儿子正值壮年,却兄终弟及的事情吗?”

“哎,所以说你今年就死了。”李清笑呵呵地说道:“这是一桩悬案,有很多种说法,大多数都倾向于赵光义非正常即位。”

赵匡胤一张黑色的大脸膛已经涨出紫色,他气喘如牛,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李清:“为何这么说?”

“驴车漂移事件之后,回到京师赵光义因为北伐不利,便很长时间没论功行赏。赵德昭和赵光义提了一嘴,不料赵光义大为光火,训斥他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论功行赏也不迟’,于是赵德昭退朝之后自刎而死。”

“赵光义听说这件事后十分惊悔,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道‘痴儿何必如此’……”

“他妈了个巴子……”赵匡胤一拳锤在案几之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光义小儿!欺我太甚!”

那案几不堪重负,轰然散架。

太祖长拳果然了得,竟恐怖如斯!

“哎哎哎,别急啊,这才哪儿到哪儿。”李清上前拉住赵匡胤:“你还有个弟弟赵廷美,还有个四儿子赵德芳呢……”

“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逝;太平兴国七年,赵廷美被一贬再贬,于雍熙元年病逝于房州……”

赵匡胤赤红着双眼,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呼吸的声音好像破风箱一样。

“其实赵光义即位也不能完全怪他自己,实在是你那老婆宋皇后也送上了助攻……”

李清说到这儿,赵匡胤的脸色一下更紫的。

他感觉自己的帽子似乎成了绿色,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他打算问个清楚。

“该不会……该不会是……”

“啊,你想错了,绿帽子倒不至于……”李清笑呵呵地说道:“你那俩儿子,赵德昭岁数太大了,宋皇后也不好和他亲近,所以便更亲近赵德芳。你猝死之后,宋皇后打算派王继恩去迎接赵德芳,结果王继恩这老小子直接奔着赵光义那里去了。等到宋皇后得知消息的时候,赵光义已经进入宫中,宋皇后无力回天,只能哭着说‘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而赵光义也许诺‘共保富贵,无忧也’。”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赵德芳他,死~了。”

赵匡胤嘴唇颤抖着,半晌说不出来一句话。

良久,他颓废地坐在了地上。

努力了这么多年,就……给别人做嫁衣了?

别说什么特么弟弟也姓赵,这话站着说话是不腰疼,但落在你身上试试?

真一家人有用,李建成早特么主动让位了,还用等到李·丘比特·世民射出那穿心一箭?

“光……赵光义他,他这个皇帝做的如何?”赵匡胤憋了半天,终于憋出这么一句。

既然木已成舟,那还是接受这个现实吧,希望他能像个人。

“人菜瘾大,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不咋地。”李清给他来了一个盖棺定论,这还是教员给的评价。

这话是接《宋史》“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赞语后的评价。

赵匡胤像金刚一样捶胸顿足,半晌后痛骂道:“妈了个巴子的,他赵光义要有唐太宗的能耐,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恶!可恨!”

“哎,你别急啊老赵,赵光义还只是个开始。”李清看热闹不嫌事大:“好歹他赵光义还有北伐取胜的心思,至于你大宋后面的君王,那可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啊。”

“何出此言?”赵匡胤悲愤地问道。

“咱就不说别人,就说你弟弟的儿子宋真宗赵恒,这小子直接把封禅的名声干臭了。”李清笑呵呵地说道:“在城下打了个大胜,结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每年给人家辽国送钱,都快赶上鞑清窝囊了。”

“就这,他还有脸要封禅呢,人家嬴政、刘彻、刘秀、李治、李隆基也有话说啊,我们是什么人啊?我嬴政再怎么被人骂暴君,那朕无论如何也是横扫六国做回自己的男人;我刘彻虽然和秦始皇齐名,那我好歹也是横扫漠北做回自己的男人;刘秀呢?人家刘秀也是一代传奇神君,更不用说李治了,人家稚奴可是攻灭数国的男人,还有李隆基,也是一手缔造出天下无敌的盛唐的男人——你宋真宗赵恒是什么狗东西?也配和我们一起封禅?”

“反正自从他封禅之后,这封禅泰山可就臭了。”李清怜悯地拍拍赵匡胤的肩膀:“你们赵宋,在后世都被称为‘弱宋’,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太弱了,兵锋弱都是小事儿,问题是你们这一整个朝代,从精气神到骨头都是弱的。”

看赵匡胤悲愤得虎目含泪,李清也不由得有些叹息。

其实赵匡胤本人还是可以的,只是后面的人太次了,把他的档次也拉了下来。

所以说,继承人靠谱也是很重要的。

“要不,我给你讲个笑话吧,老赵。”李清打算安慰一下赵匡胤。

“仙师请说。”赵匡胤强行挤出一个笑容。

“开宝九年的某一天早上上朝,赵匡胤从龙袍中掏出一张纸在朝堂上念:”先帝昨夜不幸驾崩……”念了一半,他觉得不对。”

“于是他摸了摸衣服,说道:“不好意思,今早上穿了我弟弟赵光义的衣服。”……”

*来自赵匡胤的暴怒值+500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