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第268章 青莲剑仙秀身法(2 / 2)

范仲淹还没说话,李白便高声说道:“为了这句注定名垂千古的句子,我提议,大家一起喝一杯!”

李柷则不用说,前文已经讲过了,禅让之后还让朱全忠给弄死了。

太幸福了,重修个岳阳楼,竟然有如此多的先贤来此集会,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啊……

“这是应子京之邀,写下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抚须而笑。

滕子京面色复杂地看着李白,那句话终究是没说出口。

最后的朱由检那就更别提啦,老歪脖子树雅座一位。

滕子京总觉得有点熟悉,他下意识问道:“敢问足下是?”

“当真是好句啊!”滕子京正复杂呢,便听到身边有人感慨。

倒不是说他觉得有什么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主要是为了这句“把酒临风”。

“原来如此。”滕宗谅恍然,他举着文稿,大声说道:“诸位,诸位,且看范希文为岳阳楼所作之文!”

涓€涔濆叓.浜屼笁.涓€涓冧簲.浜屼笁涓

“唉,若是王右军能誊写老夫的《岳阳楼记》,此文必将名传后世!”

“原来是大魏武帝当面,外臣有礼……”滕宗谅抱拳道。

当滕子京诵读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时候,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还有韩愈这几个有着被贬谪经历的苦兄弟,不知不觉地狠狠共情了。

他从袖子里掏出那篇《岳阳楼记》,递给了滕宗谅。

他怎么也想不到,好兄弟竟然要拿着他的文章当众处刑。

见到滕子京看他,男人抚须而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不是如此?设使天下无有孤,则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而孤的志向,一直是死后在墓碑上书‘汉故征西将军之墓’!”

塞进肚子里的诗句,说不定在哪一天,就会在合适的时候,忽然之间心有所感,脱口而出。

“曹操,曹孟德!”曹操抚须笑道。

怎么办,忽然间觉得有点尴尬。

刘邦当然是默许的,什么斩白马盟誓“非刘氏不王”,封就封了又能咋的?再说纵观几千年的大一统王朝,末代皇帝下场好的,只有刘协和元顺帝了,首先毕竟刘协还保留着山阳公的爵位,在封地内还能保留宗庙,如同做天子的时候一般。

滕宗谅按着心口,仿佛西子捧心一般娇柔。

你说源溥仪?哦,他当然也好,都认源义经做祖先了,二战结束还能落一善终……

很多反演义踩关张的,正史其实也没学明白。关羽和张飞名气很大,与《三国演义》没有半毛钱关系。当年刘宋名将檀道济的心腹薛彤、高进之勇猛过人,忠义非凡,时人都将其二人比作关羽和张飞。

估计是在想巴山夜雨吧。

他回头看去,是一个长相有点黑,身材有点矮小的男人。

故而滕宗谅对于关羽的为人,还是极为敬佩的。

“用不着王羲之,你这文章也能名传后世,甚至可以名垂千古。”李清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复杂。

滕宗谅接过文章,笑着问道:“这是?”

听到李清的话语,范仲淹一下就开心了。

彼其娘之,这些都是什么人你心里没点数?那可都是文学大家,你这多少沾点班门弄斧了属于是。

“汉……”滕宗谅也想跟着喊一句汉贼,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在他身边的是诗圣杜甫,旁边端着酒碗的是高适,另外那个岁数看着比较大的是贺知章。”范仲淹一一地给滕宗谅去介绍。

最主要的是,曹操毕竟是个文学家。正所谓英雄惜英雄,文学家之间也多少有点惺惺相惜。

我再给你整俩菜呗?

再说滕宗谅这个年月,大汉早就亡了。他又不是汉臣,对于汉贼也没什么切齿之痛。

见众人围上来,滕子京开始大声诵读。

刘禹锡可太出名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白居易自是不必问,“江州司马青衫湿”;地域黑大宗师柳宗元更难受,“蜀犬吠日”和“粤犬吠雪”就是他的亲身经历,而《小石潭记》也是被贬时所作;而韩愈那就更别说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是他的代名词。

“唉,子京误我啊!”范仲淹跺跺脚,有点后悔把文稿递给滕子京了。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特么上课本了。

“好句!希文兄!”杜甫高高举着手赞叹道。

子婴那不用说,项羽进入咸阳的第一件事便是宰了子婴,随后项羽纵火焚烧秦朝宫室,并且下令将咸阳屠城。就算秦朝末代皇帝不算子婴,算秦二世胡亥,那胡亥的下场也不怎么地。

下一个是元顺帝……元顺帝下场也不错,仓皇逃跑后在北方病死了。

“曹贼!”关羽在他身后,一手擎着酒盏,脸上红彤彤的。

“喝一杯!”“喝一杯!”“饮胜!”

李白话音落下,众人纷纷附和,举起手中酒杯一饮而尽。

“嗳,云长何必如此说?孤乃汉相也!”曹操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说道。

范仲淹谦虚归谦虚,这篇文章的水平可是绝对在线的,更何况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极大地扩张了文章的境界。

“久闻关将军、张将军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滕宗谅拱手一礼。

关羽早就不是原来那个他了,现在的他也没以前的驴脾气;而张飞一直喜欢有文化的人,所以两人对待滕宗谅的态度都挺好的。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