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一团乱麻(2 / 2)

为了维持统治,傣王罕莽底一面释放辖地的傣人、孟人、汉人奴隶,并且还与桂家汉民抱团合作,许以高官厚禄,两边合力打击缅人贵族地主。

&;=&;&;&;缅人贵族地主肯定不可能坐以待毙,但他们的兵甲武备都被明军抄没,而傣人南下的土司军,个个都是兵甲齐备,甚至还有明军“资助”卖给他们的火枪与土炮(缅军缴获)。

中缅甸的缅人很多,但只能用简陋土制武器战斗,战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倒傣国土司军战力精悍,而且靠着释放奴隶,不仅傣人奋力死战,就连孟人、汉人等少数民族,也愿意帮着傣国打仗。

对了,贡榜王朝的开国王雍籍牙,甚至没扛到今年冬天,才入秋就战死了。

历史上的雍籍牙,面对的可是骤然膨胀扩张的孟人,统治根基不稳,而且对缅人统治残暴,动辄烧杀劫掠,又有英国人帮忙,也没有中国军队的介入,所以才能迅速从一个小村子崛起。

就连崛起靠的也是佛教信仰为纽带,可现如今,缅甸佛教已经将中国人吹成了“伟光正”形象,被中国皇帝册封的傣王,那可不就是缅甸的“受命于天”?

雍籍牙要起兵,就没法再依靠佛教信仰,而且失去英国人的支持,等同于再断一臂。

另一时空,仅仅三年就创建贡榜王朝,并迅速统一缅甸大部的传奇“缅王”雍籍牙,都没来及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就被傣人的大军围剿覆灭。

整个中缅甸地区,已然打成了一锅粥。

而下缅甸的孟人,同样也在打仗。

在下缅甸地区,孟人的实力要远远强于缅人,缅人难以抵抗,那就自己内部打。

当初说好的一个国王,一个公爵(副王),再加一个宗教领袖(僧侣),三方共同统治下缅甸。

这都没到一年,就出问题了,没有花里胡哨的原因,全因为孟王的政治野心,这家伙不满足于宗教和国家大权,被其他势力瓜分。

尤其孟国的副王还是汉人(混血),对方甚至堂而皇之改回汉名,不再遵从缅甸起名习俗。

这就给了孟王足够的战争理由,而且那些贵族掣肘之下,孟王不仅权力统治受到极大限制,就连赋税也得看贵族和敏家汉人的脸色。

内阁的处理意见:让他们打。

朱怡炅提笔朱批:“可。”

想了想,又加了句:“令仰光(德贡改名)官府驻军,做好接收逃亡难民准备,不可只接收汉民,孟人、克伦人都应妥善安置。”

这是打算趁机挖墙脚了,他们打的越狠,移民仰光的孟国人口,只会越多。

大明的老挝宣慰使赛翁,今年终于是病死了。

这家伙早几年前就该死了,只不过因为有大明中国撑腰,琅勃拉邦、占巴塞都不敢招惹,甚至内部都有反叛势力,选择归附万象。

再加上安南覆灭,暹罗也被大明收为属国,万象失去外部压力。

赛翁本打算趁机积蓄力量,强行一统琅勃拉邦和占巴塞,重建澜沧王国。

但很可惜,大明中国对缅甸动兵,强行要求万象出兵协助,由此带来的财政负担,让赛翁几年谋划成空不说,还进一步损耗了万象国力。

今年赛翁病逝在了万象城,他的长子翁隆即位。

琅勃拉邦王陶昂趁机南下攻打万象,川圹王温洛也伺机发动叛乱,占巴塞王诺卡伊也联合出兵进攻万象。

翁隆难以抵挡,向中国遣使求救。

八百军州府元帅力排众议,亲率土司联军,走山路攻克琅勃拉邦,迫使琅勃拉邦退兵议和。

川圹王温洛见势不妙,也连忙退兵请求议和归附老挝万象,并且愿意遣使朝贡大明中国皇帝。

占巴塞独木难支,又被八百军州府下达军事通牒,只好撤军。

内阁的处理意见:八百军州府不经朝廷,擅自出兵攻略他国,此为过失罪责。协助老挝宣慰使,勘定叛乱,收复川圹,此为功绩。

秘书阁追加:功绩该赏,罪责应惩,赏罚分明,功过不可相抵。

朱怡炅提笔朱批:“功为功,过是过,功过不可相抵。然,八百军州府初设,不可如此仓促更换军州府元帅,便将元帅更为暂代,罚俸三月,以示惩戒。至于协助老挝平叛,合并川圹,赐封为世袭伯爵,礼部拟定爵位封号,不得有误。”

好家伙,这算哪门子的赏罚分明,所谓暂代,官职压根没变化,真正实质性的惩罚,就三月俸禄。

但赏赐却直接捞到一个伯爵,就这么一步登天,成了大明新朝的开国勋贵。

这等同于是在对在外文官武将释放一个信号了。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老挝这破地方,是真的乱,国王名字居然好几个一模一样,这个死了,那个冒出来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