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八排瑶(1 / 2)

第270章 八排瑶

八排瑶,是聚居连州(连县)、连山、连南等地瑶人的统称。

与之相对,还有游居乳源县一带的过山瑶。

两支瑶人都在韶州,也都在造林大王的反。

八排瑶习惯聚族而居,依山建房,其房屋排排相叠,形成山寨被汉人叫瑶排,所以被称呼为排瑶。

而八排则分别指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军寮排、火烧排、大掌排、里八峒排、马箭排。

其中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为连州所属,在东边,故称“州属三排”。

而军寮排、火烧排、大掌排、里八峒排、马箭排则为连山县地,在西部,故统称作“县属五排”。

八排瑶瑶人则自称为“八养(寨的意思)瑶”。

而八排以下,还有二十四冲,便不多说。

虽然八排瑶与过山瑶都在韶州,造林大王的反,但二者其实并不联手,也很少联系。

除去居住地不同,还有与汉人官府的依附关系。

八排瑶更为亲近汉人,会种地,还给汉人官府承担赋税徭役。甚至没有土司,头人也都是选举出来的,称作瑶老。

而过山瑶则更加原始,主要是由地方瑶人忍受不了官府盘剥,便躲进深山游耕游居,几如野人。

瑶人许多蔑称,也多是形容这些过山瑶。

说起来,瑶(王字瑶)这个称呼,还是后世建国了才真正出现,某红色政权为了体现对瑶人的尊重特意定的名。

朱怡炅翻开南赣巡抚蒋成章、第八军军长吕峰联名递送的奏章。

吕峰赌对了,他攻破湘东,拿下湖南南大门,立下好大功劳。

朱怡炅肯定不可能真的责罚,至多做做样子,点到为止。

至于脑子一热就起事的曾静、张熙等一行文人,朱怡炅也得空召见过一回。

朱怡炅当然不认识这个文字狱的牺牲品,只例行宣见一次,随后便将这些人放到了宣传部,算是舆论造势。

虽然这些人也让朱怡炅颇为无语,本事不大,还把郴州搅的一团乱。

但好歹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也的确创造了战机,让明军成功打通了进兵湖南的桥头堡。

而且这些造反文人学术偏激,都造反了,能不偏激吗?

放进宣传部刚刚好,放到地方为官反而不合适。

“嗯……”

朱怡炅翻阅手中奏本,脸色渐渐若有所思。

奏本言:连州的八排瑶与桂阳(州)地方接触,打算派遣使者前来朝觐大明皇帝,并且还委婉的表示了八排瑶与朱皇帝结亲的想法。

内阁票拟:建言皇帝慎重考虑,还概述了纳瑶妃的好处,且就算皇帝拒绝,也不可过于直白。

秘书处:附议。

很显然,这些朝臣并未对八排瑶表示歧视。

不对,应该说歧视肯定有,这在古代司空见惯。

但歧视归歧视,这些朝臣又不是小孩子了,做什么事肯定都得先为政治考虑。

只要纳一瑶妃,就可让八排瑶归心,从收益与代价考虑,完全稳赚不赔。

反正皇帝为了政治纳妃已经不止这一个了。

就在开春那几月,各省选拔的大族秀女都已脱颖而出,每省就二三人。

算上皇后,皇帝后宫如今已有十几人,除皇后外,全是政治结盟。

<div class="contentadv"> 无非现在多娶一个而已,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