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西海水师(1 / 2)

皇上如今已经进入到南阳盆地了,自古襄樊是一体,再往北走,便到了河南了,皇上未曾到过襄阳,如今也要好好领略一下襄阳的名胜风光……”

朱慈烺在八月下旬时,走到了襄阳境内,而一旁随驾的湖北巡逻王弘撰,则随驾左右,跟朱慈烺介绍着湖北的情况下。

尤其是襄阳。

“襄阳当初虽然是流寇的襄京,但流寇破襄阳时,也是颇多杀戮,朕问你,如今的襄阳元气,可曾恢复了?”

听着王弘撰的介绍,骑在一匹白马上面的朱慈烺,朝他询问。

王弘撰是王之良的儿子,历史上,此君在仕途上相当不得意。

呃,也是没办法得意。

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入仕,清兵就入关了,他也只好终身不仕清,在民间当一大儒,哪怕是康麻子屡次三番去征辟他,也是被其,给断然的拒绝了。

不过,在这个时空。

王弘撰的效忠的汉家江山,却成功地保全了下来。

儒家是一种非常热衷于入世的学说,若说王弘撰不想当官,那纯粹是扯淡。

这世间,淡泊名利的固然有之。

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当官的。

毕竟,当官一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的抱负,二可以威风八面,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这滋味,可是享受得很啊……

谁又舍得,手上的这点权柄呢?

眼下,已经官居湖北巡抚的王弘撰,听到了朱慈烺询问襄阳的情况后,他赶紧拱手道。

“陛下,襄阳的元气,自然也是恢复了……”

“我朝当初,在襄阳承认了流寇给小民们均的田产,经历十年休养生息,襄阳的元气,早就恢复了,如今还是一富庶之地……”

“当然,比之万历年间,还是略显不足,不过,臣以为,倘若再有十年光景,襄阳还有我大明朝遭受兵乱荼毒的各地,元气就能够恢复到当初极盛之世。”

“甚至,还比往昔更盛!”

经历过乱世后,元气也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乱世过后,生产生活可以迅速地恢复,但是人口,却没那么容易。

毕竟人没有快速速成的办法啊。

不过由于,大明朝一年有七八百万的新生儿在。

而乱世结束之初的第一批婴儿潮,实际上已经有十岁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再过十年,随着这批婴儿成长大。

各地因为乱世,而损失的人气,自然也就,可以恢复了。

“也不知,河南的元气,恢复得如何啊。”

朱慈烺听着王弘撰的回答,微微颔首之余,又感叹起来。

“陛下,恢复自然是恢复了,不过,比起往昔中州,也差得远了。”

王弘撰回答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又转过头,朝骑着一匹骏马的魏藻德问。

“首辅,如今河南的丁口,是多少啊?”

“臣记不太清了……”

魏藻德说道。

倒是王弘撰的父亲王之良,在内政部对于大明朝的户口,还是很了解的,他回答道。

“陛下,具体的数字,是不清楚了,不过,根据去年,河南一省,各盐业承包商报上来的数目来看,一年销到河南的盐巴,有两千七百余万斤。”

“一人一年,用盐大概有七八斤左右,这么算下来,河南应该有三百多万丁口了。”

“不过,臣估计,四百万还是有的。”

“四百万!”

朱慈烺皱了皱眉,这个时空的河南,在明末乱世里面,承受的伤害,实际上是比历史上,还要大的。

如今,才十年时间,能够恢复四百万人口的元气,已经算不错的了。

但朱慈烺仍觉得不太够。

“河南的民还是太少啊。”

“陛下,民少还是因为,开封马场的缘故……”

这时候,人群里面,侯方域回答道。

他是河南人,又是追随朱慈烺早了的臣子,此刻,当着众人的面,自然是要给老乡们说说好话。

他道。

“陛下,开封马场可是把上千万亩的良田,用来养马了。”

“这倘若用来种地,能养活多少丁口啊?”

“我朝如今,富有四海,北方蒙古悉数臣服,再用中州的豫东的沃野千里牧马,恐怕不太妥当啊……”

“是啊,皇上,河南人不容易,把中州的马场,撤了吧?”

这时候,人群里面的史承忠赶紧回答道。

史承忠是史可法的儿子。

呃,史可法没儿子。

史大军事家除了名声外,没任何能拿的出手的东西。

他连儿子都没有。

不过,他这个人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不怕死了。

属于那种,临了有胆,一死报国恩的主。

所以,在担任直豫总督,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死在战场上后,史可法就赶紧从族里面认了个侄子当儿子,然后把侄子弄到了南京。

这就是史承忠的由来。

由于史可法他可是大明朝,在抗清战争中,死难的大明最高官员——史可法临终的时候,是大明朝兵部尚书,直豫总督,加内阁大学士,赐尚方宝剑,节制河南诸镇。

官衔是正儿八经的一品大员。

而且还是死节的最高官员。

所以,大明朝对其的抚恤,还是很厚重的,不只给他了一个美谥,还在收复了河南开封后,对其风光大葬了。

除此之外。

在册封功臣时,朱慈烺还不忘记,追赠了他一个忠靖伯。

因此,史承忠这家伙,就白捡了一个伯爵。

这小子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屁孩,可史可法这个便宜老爹死了这么多年了,他也长成了人。

而且,聪明的很,明显比他爹要有能耐。

今年才二十二岁,便已经从登莱军校,学习炮科毕业,如今也到了朱慈烺身旁,充当侍卫队长。

而这小子虽然是在南京长大的,但他也没忘记了自己的根在河南,所以,也替河南老乡说起了话。

“陛下,开封大草原,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了,这些地,长了十年的草,每年黄河雨季时,还会故意放个口子,让黄河水灌一遍,肥沃的很,倘若能够开放给百姓开垦,无疑要大大促进中原的元气恢复……”

“这倒是啊,河南的地,荒了这么多年了,每年还有那么多马粪滋润着,这得多肥啊?”

中原的土地,经历过千年的耕作与开垦,肥力下降严重。

但是,开封马场就不一样了,这里已经休耕了多少年了?

不只如此,这上面还在养马,牛马粪便,大大的肥沃了田地的同时,为了让牧草长的好,每年夏秋之时,或是黄河水泛滥之际,开封大草原也会作为泄洪区域,黄河水隔三差五,灌上一回,带过来的泥沙,蕴含着大量的肥力。

如今,这里的土地,想必是肥的不像话了吧?

想到这,朱慈烺笑呵呵地道。

“撤不撤开封马场,回头再说,等到了河南,朕亲自过去巡视一番,再做决断也不迟嘛!”

“皇上圣明!”

旁边的众臣,赶紧的恭维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