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大清要战略转移了(1 / 2)

“金王!”

大明朝隆武二年的中秋节。

归化城内,金福临那并不华丽的王宫中,大明朝的衍圣公,金国的监督大使,出现在了这里!

“衍圣公且上座!”

金福临赶紧毕恭毕敬的衍圣公孔德成道。

当孔德成这个五大三粗的山东大汉,在一旁的交椅上坐定后,金国的大议政范文程,这才朝金福临使了个眼色。

见此,金福临赶紧朝孔德成道。

“衍圣公,小王最近听到了一些不实流言,说是天朝要发兵教训小王……”

“此事……”

“放屁!”

孔德成冷哼一声。

“朝廷要发兵金国?我都不知道有这事,恐怕皇上也不知道这事,这明摆着就是流言,金王你还信了?”

孔德成的话,可以说是脱口而出,没有任何的犹豫,完全就是真情流露,见此情形,范文程赶紧赔笑道。

“衍圣公,大王也是一时担心,您可千万不要记挂,朝廷对我们金国的态度,我们是知道的,绝不会做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的……”

“无非就是,这流言太过于扰人,大王又年龄尚幼,误信了流言罢了……”

“这谣言不可信,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看来大王也不是太睿智啊……”

听到这,孔德成暼了眼看起来畏畏缩缩的金福临道。

虽然被人数落了一顿,但金福临却不敢反驳——他可不是历史上那个多尔衮死后,说一不二的大清顺治皇帝,无数奴才们心目当中的圣君明主。

现在哪怕是孔德成在这怀疑他的智商,他也只能赔着笑脸。

这边,孔德成在向金福临,范文程他们做出保证。

说什么,皇上也不知道有出兵的计划。

实际上,他明显是说错了。

他孔德成不知道出兵的计划,这是事实,但他不知道,并不代表没有这个计划,相反。

正是因为他的级别不够——也不是级别不够,而且因为他这个衍圣公已经不具备了“稀缺性”。

现在的衍圣公就是选上来的!

老孔家那么多人,虽然说不一定是真的孔子后裔,但姓孔就成,是真是假就顾不上了,这么多人,在里面选个衍圣公还不是轻飘的事?

而且,在朱慈烺看来,孔子后裔里面,如果出几个,为国为民,死于社稷的民族英雄,也是可以极大的激励一下天下人成仁取义的!

所以,孔德成自以为他是身份尊贵的衍圣公。

金国大王金福临见了他,也得赔着笑容,小心伺候。

但实际上,他在朱慈烺那,无非是一个可以牺牲的牺牲品罢了……

中秋佳节刚过的辽东。

随着时间秋意愈浓。

时间进入到八月十八这天!

大明朝终于要对金国,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喽!

这场经过先期数月的战略欺骗和准备,针对金国的雷霆一击,终于展开了!

在这一场,明金双方持续了三年的长期和平,被猝然间打破!

东至辽东,西至河套,绵延数千里的边境上面,四路大军同时向大明北方的藩屏金国发起了进攻!

东路军李定国是第一个展开进攻的,在十八日这天清晨,三万五千余骑率先犹如一把尖利的利刃,插入到了科尔泌,对这里的清虏,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后继续向西北挺进。

沿途所过之处,势如破竹。

而中路军,从燕山和大同出兵后,则以步卒为主力,跨过燕山,还有阴山,步步为营直逼归化及漠南金国的各城镇而去!

至于西路军,由周遇吉统领出兵后,则直接绕过从阴山西侧杀将出去,然后沿着蒙古草原,直插东北方向而去!

四路大军出兵的消息,次日凌晨,就被送到了归化城。

一片灯火通明的王宫内,一个个义愤填膺的金国官员,正穿着还没换下去的大明袍服,顶着俩黑眼圈,忧心忡忡的盯着地图。

而金国兵议政谭泰,则站在一个摆在王宫大殿中间央的蒙古沙盘面前,将一面面代表明军的小旗子,插在沙盘上面,一边朝金福临禀报着情况。

“大王,科尔泌遇袭,明军出燕山,阴山,河套明军,亦是阻断我国与燕山以西诸部的联络,眼下,四路明军,其态势已经明了,燕山,阴山两路之敌,乃是来破我腹心国都,而东西两路,则是轻骑突进,意图阻断我国北撤之路……”

“明人这是亡我大清之心不死啊!”

金福临咬牙切齿!

哦不对,他现在不叫金福临了,因为朱慈烺的“背信弃义”,他现在已经拒绝了金这个姓,他现在不叫金福临,他已经改回了原名,改成了他们野猪皮家的爱新觉罗!

“明人背信弃义,咱们也不要听他们的了,奴才以为,皇上应该重新立起咱大清的旗帜!”

这时候,苏克萨哈提议,他也不叫苏哈了,改回了苏克萨哈。

旁边的众人纷纷颔首,有几个甚至把身上的明制服饰给脱了下去!

而决定重新竖起大清旗帜的福临,也嚷嚷的道。

“不只如此,我大清国的规矩,也得改回来,眼下政体先不动,兵制也不动,但头发还得剃了!”

“啊?”

范文程惊讶一声。

谭泰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大王,哦不,皇上,这件事,缓一缓吧?”

“是啊,缓一缓吧,皇上……”

众人都说。

三年来,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头发,可以梳一个发髻了,不至于留那么一根金钱老鼠尾巴丢人现眼了,这会要是剃了。

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当然,大伙可惜的倒也不是头发。

大伙可惜的主要是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清国肯定是打不过四路来犯的明军的。

至于努尔哈赤的什么,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为集清国全力,也不可能击败明军任何一路。

而且,现在清国想集中全力也不行了。

因为谭泰心知,他们本就不强横的军事实力,因为镇守使制度,大量地分散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眼下很多地盘,已经被明军攻占,已经不可能集中起来全部的军事力量了。

所以,现在他们唯一出路,就是逃!

但是逃成功的概率可不大,因为从明军的战略态势上来看,明军东西两路军就是包抄他们后路,阻断他们北逃的!

而如果逃不掉了怎么办?

如果重新剃了发,留了辫子,那明军一眼,就能够确定他们是铁杆反明复清的清虏余孽!

到时候,还不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