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战国又开始了(1 / 2)

这边,擎着丸之十字旗帜的岛津军,展开反击,两万名持着长枪的武士,平端着长枪,横冲直撞地,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过来的时候。

幕府军内,侥幸未死的铁炮手,和弓手,则打出来了稀疏的铳弹箭矢。

而这,自然是无法阻拦面前的敌人的。

冲锋着的岛津军,一直冲锋出去两百余步,把幕府军堪堪赶到河边。

松平信纲指挥下的幕府军,这才背靠着川内川,重新整理起了防线。

但是,还不等他们高兴片刻。

随着岛津军朝他们展开冲锋的长枪兵退去。

他们的面前,又出现了数不清持着铁炮的岛津家铁炮队。

“射击!”

伴随着阵列里,大量的军官下达命令。

一轮齐射打响。

火绳枪的杀伤效率很低,但当火枪数量达到一个量级的时候。

这玩意的杀伤效率,却又是相当高的。

但只见到,再新的一轮射击中,松平信纲指挥下的幕府军,又在川内川南岸的土地上,倒戈下了数不清的尸体。

而对面的岛津军。

则是每齐射一轮,这些火绳枪手,就退下去装填子弹,然后,由长枪兵上阵冲锋。

周而复始。.

一连数次后。

战场上,能够坚持下来的幕府军,已经没剩下多少了,原本用来增兵南岸的浮桥上,也赫然挤满了无数溃败下去的幕府军。

“公方,臣无能……”

松平信纲挎着刀,跪在了德川家光面前,后者的脸色阴翳到了极点。

无他。

数万大军,这才多久功夫?

就被岛津家给打崩了。

他如何能不生气?

除了生气,他还有惊恐——岛津家就把幕府打的大败亏输了,若是再添几个岛津家,德川幕府还有存在之必要吗?

一想到这,岛津光久都快要头疼死了。

哪有功夫搭理松平信纲这个败军之将?

见此情形,松平信纲也不多说些什么,是黯然的叩首退下,然后找地切腹去了……

松平信纲切腹的时候。

南岸战斗实际上已经差不多要收尾了。

除了不知廉耻,弃暗投明,投降了的武士,或者是跑入川内川,在冰冷的河水里面,游回来的,沿着浮桥逃回来的武士外。

三万余名幕府军,倒在了南岸的土地上。

烈度之高。

让幕府军内,那些个曾经打过战国乱世的老武士们都为之动容——日本国的战国乱世,论起规模而言,绝不是后世华夏网民所嘲讽的村战。

日本战国乱世,是有相当多的小规模村战级别战争,但如果因此,以偏概全,片面的认为日本战国就是打了一百多年的村镇级别的械斗,那就是扯淡了。

应仁大乱,小牧长手之战,四国征伐,九州平定,侵朝战争,乃至关原之战,其规模大概都在十几万人以上。

其中北条征伐,九州平定,光是丰臣秀吉这边的人马,就有二十万之巨了!(要不是因此,岛津家也不至于放弃已经到手大半的九州)

都到这规模了,还能称之为村战?谁家的村这么大?

不要觉得二十万这个数字很小。

决定努尔哈赤命运,改变辽东战略布局的萨尔浒之战,作为泱泱大国的大明朝,仅才出动了十一万人,而里面的正牌明军,才八万八千,余下的是前来助拳的朝鲜军,还有叶赫女真。

努尔哈赤当时也才六万人马,双方拢共才十几万人在打。

松锦之战,决定明清两国命运的血战,明军十三万人,而清军也只有十一万人。

李自成与多尔衮的一片石之战。

战争的规模连松锦之战都没法比。

如果将日本战国称之为村战,那明末,明顺清三方的拼死角力?又算的了什么?

村长或镇长逐鹿中原?

不过,虽然交战规模很大,但日本国的战国乱世,却又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伤亡率低!

也就是说,往往战场上集中的军队数量颇多,但死伤率并不是太高。

战争烈度并不是太高——当然也不是绝对,也是发生过高烈度的战争的。

譬如,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长筱之战,都是伤亡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烈度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