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中兴功臣(1 / 2)

何塞能不成当成贵族先甭提。

朱慈烺这会,却是要大封贵族了。

三月下旬的瞻园内。

亭子里面晒着太阳的朱慈烺,一边吃着大棚(都穿越了当然有大棚了,这玩意技术含量又不高)里面种出来的西瓜,一边皱眉,看着手上的这份拟定好的名单!

名单上面,总共罗列出来了六百七十一个得爵者!

这都是朱慈烺的中兴功臣!

光是公爵就有六个!

因为大明朝现在实施了逐代降爵,所以,这个爵位就自然会变得比较滥——因为含金量变低了。

六个国公之首,是黑云龙。

得封梁国公,这老爷子虽然快退休了,但也算是元从功臣,所以一个国公是要给的。

还有一个是周遇吉,得封辽国公。

李定国也成了大明的国公了,从晋侯升级成了晋国公。

潘云腾也得封为昌国公。

陈永福也成了国公——毕竟是奉旨投降,潜伏敌营的英雄嘛,而且立的功也不少,而他的封国是以他的姓封的,是陈国公!

除了他们五个外,黄得功也得封国公爵位。

成了大明朝的靖国公!

而六个国公底下,就是侯爵了,这数量就数不太清了,黑云龙的俩儿子,黑明道,黑明德就得了俩侯爵,陈永福之子,陈德,还有周遇吉之子周永龄,也都得了一个侯爵。

朱七,王之仁,王斗,孙纯良,潘国奇,孙成栋,张家玉,张德胜,谢升,曹兴忠,秦明翼,曾英,白文选,刘良佐,姜瓖,还有大明朝的中兴首辅魏藻德!

总共二十个。

不算多,也不少了!

而底下的伯爵,子爵,男爵,那就海了去了。

名单上了罗列了一大批。

有些名字朱慈烺甚至都叫不上——废话,这么多人,他要全都认识就怪了,公,侯,伯三等爵,他倒还能认出来是哪一位,剩下的除了几个比较有名的,他几乎一概不认识。

因为朱慈烺册封的这个爵位,比较滥。

侯爵的话,几乎御前亲军们带兵的军长,还有早年间的元从军将——就是在大沽就跟着朱慈烺混的那批将领,都得了一个侯爵,因为那会跟着朱慈烺混的,都是经历了京师沦陷,鞑虏入关这两项考验的!

或者就是接下来立有大功劳,关键时刻站在大明朝的这一批,如刘良佐,曾英,姜瓖之流。

而伯爵的话里面,有很多中兴名臣,诸如张国维,高宏图,蒋德璟,范景文,候恂,刘宗周,李邦华,王之心,李若琏,王家彦,等一票的中兴名臣预备的。

对于他们而言,国公不可能,侯爵也太高,伯爵多少能落一个。

同时,在清军一次南征时,已经在御前亲军内任职的营标级军官,只要是活下来的,而且功劳过得去,多少都得了一个。

除了这些活着的,还有大量的追授——战死沙场,追授给其子弟的。

至于子爵男爵嘛,这就比较滥了。

这个就不太看资历了,有些表现突出的士兵,都能得到一个爵。

这里面也有大量的追授,而是数量还挺多的,有一百多个呢。

加在一块,是给朱慈烺凑出来了高达六百多人的中兴功臣!

“功臣不少啊,有这么多功臣,有他们保着,我大明江山,那是铁桶江山了!”

朱慈烺看着这份中兴功臣的名单,非常的满意。

因为,这一批中兴功臣的存在,就意味着大明朝的江山稳固。

这些中兴功臣可不是之前的勋贵,那可都战场上实打实的打出来中兴功臣。

有他们在,大明朝的江山要不稳固,那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