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湖广的永昌之治(1 / 2)

“皇爷,申耀荣回来了!”

正在用着午饭,吃着水煮鱼的大顺国的皇爷李自成,听到了义子李双喜禀报后,是赶紧的放下了手上用来夹鱼肉的馍馍,然后皱眉说道。

“咦,这个申耀荣倒是命大呵,鞑子竟然没杀他哩头,这多尔衮的肚量不小啊……”

“是啊,额当初还以为他已经死了哩……”

李双喜也点了点头。

此时的是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下旬了,大顺在湖广的征战,显得是格外的顺利,何腾蛟,堵胤锡,廖晟,还有那个沈犹龙派来支援的粤兵,在湖广衡阳府,宝庆府,根本就不是两家合兵之后大顺天兵的对手。

眼下,除了湘南的几座城池,还有一些易守难攻的地方,都已经被大顺给夺走了。

李自成已经快全取湖广了。

而对于夺取了湖广的李自成而言,这无疑是一件极为振奋大顺人心的好消息。

因为这里的田地实在是太多了,有七八千万亩地,光是那平原上面,易于大顺检点的田土,至少也有个五六千万亩。

这可是好地啊。

都是水浇地,一年能产两三茬庄稼的那种。

而且,产量还高,比李自成陕北老家,都旱地都快成了沙漠的旱地,强哩不知道多少了。

所以,这几天李自成是高兴坏了,不只他高兴坏了,大顺的丞相李岩也高兴坏了,李自成还特意派旨意,让四川那边的顾君恩,还有陕西那边的牛金星,抓紧时间往大顺,派来了好几百个,擅长检地了,分田的小吏官员,这些人都在陕西,还有四川的分田分地里面,积累出来了不少的经验。

眼下,大顺正在如火如荼地湖广分田分地呢!

哦对了,也不是所有的地都分给小民,李自成给自己留下来了八百万亩的官田。

是要佃给老百姓种地,而除了这八百万亩官田,还要给刚刚入伙的大西军部分地。

所以,实际上能够分给这些湖广的小民的田地,撑死也就是三千万亩。

但即使是三千万亩,也足够让这些小民们发自内心地拥护大顺的统治了——哪怕只是几千万亩,摊到当下湖广的人口上面,也足够满足人均好几亩地了。

好几亩地,上面又没有地主收五六成的租子(湖广这边,没有减租减息)也没有奸商劣绅放高利贷,更没有朱贼的贪官污吏,隔三岔五的下乡盘剥一下大伙。

所有小民,一亩地也只需要十税一地交足了大顺朝廷要收的谷子。

剩下的产出,就全是自己了,那可真是,大米饭吃都吃不完啊,吃一碗倒一碗都没问题。

这种物质富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说封建王朝的百姓,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历史,华夏的一个又一个“盛世”,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人地矛盾小,王朝初年,吏治推倒重来,还算清明,各种盘剥百姓的手段还没来得及发扬光大,统治者也不太折腾老百姓,权贵们经历过上一次王朝轮回,也都比较老实。

小农经济可以因此,得以维持下去,老百姓们自给自足,有的吃,有得穿。

再加上也不闹什么天灾,那可不就是盛世了?

而眼瞅着要在湖广,开创一个“永昌之治”的大顺的皇爷李自成,此时,听说申耀荣竟然活着回来了,索性是挥手,就让人把申耀荣给带了进来。

申耀荣这货在大清是吃足了苦头了啊。

多尔衮是没杀他,但把他一下狱,那日子真的跟杀的他没多大区别,尤其是这几天,大清国一路从淮南撤到了徐州,又跑到了山东,这一路上就更折腾他了,马没得骑,驴没得坐,轿子什么的就更甭说了,再加上吃不好,穿不好,而且,住的地方还都是牛棚马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