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决战圈套(1 / 2)

第394章决战圈套

宋庆历七年一月二十四日,这是一个值得被纪念的日子。

辽人选择以退为进,佯装撤离析津,想要引诱宋军深入,然后反戈一击,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宋军主帅范仲淹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从前大宋面对这种局面,唯唯诺诺,别说主动进攻,就算是被辽人骑在脖子上,也只能守在城里门都不敢开条缝。

现在范仲淹下令,全军出击,突袭辽军。

而且还是没有任何组织纪律,以军为单位,以军指挥使这种中上级将领为指挥。

辽人果然猝不及防,他们万万没想到宋军还敢这么玩,居然不列阵不整军,直接就这么一群群散兵游勇地冲出来了。

但也正是这样无组织无纪律,让辽人也被冲散,同样变得无组织无纪律起来。

后世有個著名的傻子定律。

永远不要和傻子去争辩,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他的水平线上,然后通过丰富的经验碾压你。

二十万兵马是分秩序撤退,有先有后,否则一起撤退,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有可能造成三军瞬间崩溃。

斥候急急忙忙勒转马匹向后方奔去。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夕阳只剩下最后一抹余晖,晚霞遮蔽了天际,世间灰蒙蒙地像是被雾色笼罩。

“陛下,刚才路上多有我们的溃散军队,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也许这个时候宋军已经打入了城内。”

宋军把辽军拉到了同样没有阵型的境地,两边都没有统一指挥,各打各的,一盘散沙,那么比的就是双方的小规模战斗能力。

耶律宗真一时迟疑,主要是这一路上都是坏消息居多,让他有些犹豫。

有人说宋军攻进了析津城,还有人说宋军在攻打析津城的时候损失惨重。

所以辽军都是井然有序地撤离。

张俭现在在顺州,他身子骨不太好,毕竟八十多岁的人,早就提前撤离了,因此现在耶律宗真身边连一个合适靠谱的参谋都没有。

“是。”

战场信息太杂乱。

甚至还有人说他们辽军已经彻底大败,哪怕他们过来的时候确实能遇到不少溃卒,可问题是他们却还能听到不少捷报。

就在此时,又有斥候疾驰而来道:“宋军打入了析津城中,城内发生大火。”

他们这些都是斥候小队,由小队长过来汇报,现在战场太危险了,如今也只能深入其中查探情报。

“唔”

“他们还在城中鏖战吗?”

过了半响,萧孝友沉声道:“因而臣觉得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我军虽然已经有不少人马被击溃,可还是有部分人在与宋军纠缠,我们应该一边收拢溃卒,一边即刻往析津出发。”

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淝水之战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果辽军还在城内和宋军打,那么说明析津还未完全沦陷。

萧英还算清醒,对他说道:“我们应该即刻驰援。”

因而当耶律宗真重新集结大部队,然后赶回来的时候,他的一部分中军以及断后的后军几乎全被宋军给截住,现在大部分后军都在析津城里。

此时他们的主力忽然赶到,很有可能把宋军困在城中。

本来以辽军的机动性,其实最多也就一个上午便撤走了,根本不需要耽误到下午。

辽军能跟宋军比吗?

奈何现在的辽军已经不是从前那支来去自如的辽军,他们需要带上沉重的火炮,导致机动性比以前差了许多。

等斥候离开,耶律宗真和萧英、萧孝友等人则沉默了下来。

斥候为难道:“现在我们与宋军在野外多有纠缠,到处都是敌我兵马,只能远远观望到,实在不知道此时城内是什么情况。”

耶律宗真忙问。

夜晚打仗本来就是辽军现在唯一能拉近与宋军战斗力的方式,若是宋军被两面包夹,则有倾覆的危险。

隔着老远几百人两轮火枪就把你射得体无完肤,怎么比?

因此除了一开始在宋军陆陆续续兵力还没有抵达之前,辽军顽强抵抗了一阵以外,后面基本上就已经是被打得溃败。

耶律宗真大怒,举起手中的马鞭狠狠地给了斥候一鞭子,喝骂道:“就算是死了,也得立刻去看看。”

徐徐清风吹拂,借着西方最后一抹鱼白,耶律宗真看到远处滚滚浓烟直冒,不由得笑着对左右说道:“看来析津城已经大火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宋军要么在救火,要么在与我后军交战。”

“报!”

如今的情况就是如此。

“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

这让耶律宗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判断。

显然不能。

前一刻还在说他们军队溃败,下一秒就说击溃了宋军。

“陛下,臣觉得我们还是输多胜少,宋军虽然也没有整顿兵马,亦是在野外与我们乱战,但他们的火器确实厉害,想要正面击溃他们不太可能。”

暮鸦沉沉归去,此刻位于析津北面约七八公里外,耶律宗真的队伍终于姗姗来迟。

“陛下,兵贵神速,不能拖延。”

萧英也劝道。

“嗯,就按你们说的办。”

耶律宗真点点头。

其实他们本来就是要驰援回去,与宋军决战。

只是路上各种杂乱的消息影响了他的判断,现在索性就不判断了,干脆就直接杀过去算了。

事实上目前析津城那边的形势也跟萧孝友分析得差不多。

宋军与辽军在野外乱战,双方毕竟不是那种十几万人正面列阵,然后一方击溃另外一方,等兵败如山倒就只剩下追击的情况。

而是两边的兵马各自在野外相遇,双方都是几百人最多也就几千人的小规模交战,考验的是中下层军官的实力。

在这一点上宋军即便最近几年改革了军制,战术素养上还是与辽军有些差距。毕竟宋军在早几年可是靠阵图打仗的货色,想在短时间内追上来并不容易。

哪怕是用了火器,可遇到辽人冲锋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稳住害怕的情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因为恐惧而转身便逃跑的情况。

这无关于武器装备,而是单纯的战术素养问题。就如同朝鲜战争我军用落后的武器,照样把拥有最好装备的霉军赶出三八线一样。

所以面对这场突袭,刚开始辽军是能够稳住阵型。利用他们优秀的中下级军官战术素养,时不时还能打一场反击战。

可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宋军赶到战场,远程火力优势体现出来,再加上前面那些能够在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宋军很快能够转换心态,自然也是越战越勇。

因而虽然刚开始宋军攻势略微有些不顺利,但这个时候其实大部分战斗已经结束,很多宋军都在四处追赶逃跑的辽军,旷野上更加混乱。

没过多久,耶律宗真的大部队就总算是赶到了战场。

析津城内的火焰还在燃烧,宋军不可能把那么大的火熄灭,只能在四处挖隔离带,把析津都总管公署衙门和其余建筑隔开。

但即便如此,这个长约800米,宽约500米,达40万平方米的衙署还有大量建筑物处于烈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