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是朕的问题啊!(1 / 2)

“殿下!”

此时吴甡面上带着苦笑,朝着眼前的朱慈烺说道:“直接给正五品的话,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要知道,詹事府的少詹事也才正五品,大学的正教授,就给与五品的待遇,恐怕会让江南的读书人又站出来大闹一场啊!”

“闹吧!”

朱慈烺面色冷淡的看着也眼神的吴甡说道。

“在这件事上面,本宫已经是在让步了!毕竟我是皇明至诚大学的祭酒!如果正教授,我甚至都不能给五品官职的话!那我做这个祭酒,算什么??”

听到朱慈烺的话,吴甡微微愣了一下。

他稍稍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看着面前的朱慈烺。

此时朱慈烺看着眼前的吴甡微微一笑:“而且,我并没有说科举出身的人,不能狗成为皇明至诚大学的正教授,只要确有能力,举人也是可以皇明至诚大学当教授的!”

听到朱慈烺的话,吴甡苦笑了一阵,他有些无奈的看着面前的朱慈烺。

总感觉眼前的太子殿下在诡辩,但是有些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太子殿下的话。

“是!殿下!”

吴甡有些无奈的躬身行礼道。

此时吴甡开始跟程浩掰扯接下来的事情,包括小学,中学和高中的事情,这是一个学业晋升体系,很显然,这个体系貌似比那个考文凭,感觉更加的正常。

而且也更加的省钱,但是同样的,这里面涉及到的细节会更多,比如如何晋升,比如文理两科怎么分辨??

还有,在这一套学业晋升体系之下的学生能否参与科举?

这其中需要操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吴甡是一个实干派,在大明的官员里面,算是少见的不耍嘴皮子的官员了,这也是当初朱慈烺选中他的重要原因。

眼下的这些事情,非常的繁杂,吴甡问的事情也很细,而朱慈烺在思索的过程之中不断跟吴甡商讨。

经过一个下午的商讨,一个及其符合大明特色的学业晋升体系开始出现,在这个体系里面,朱慈烺和吴甡都没有去毁掉科举。

朱慈烺其实并不想要毁掉科举,哪怕是他今后统一天下,登上帝位之后,朱慈烺还是不会选择废除科举。

擅自废除科举,对治理天下,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真正的办法,应该是改革科举!

科举要选择当官的人才,政治家!实干的人才!

八股文那一套不是不能有,但是占比不能那么大!

然后,理工科的人才,当然不能用科举来束缚,办法就是让喜欢当官的人去当官,不喜欢当官,的理工科人才,为了提升他们的待遇。73zw捌.com

朱慈烺需要的是一个官方的理工科库房!

这些人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全都可以授予和其他官员一样,晋升的体系,他们也会成为公务员!

当然,这样的话,国家支出就会变大!

但这是必须的!

朱慈烺和吴甡聊了非常多。

而江南地区,依旧是岁月静好,但是江南地区毕竟还是受到了太子殿下的一些影响,比如崇祯皇帝也已经是开始实施一部分太子殿下建议的政策。

然后私人报刊的出现,让明末本就开放的思维方式,开始了进一步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迅速的发展着。

市井文化也在报刊出现之后,又出现了一次蓬勃的生机。

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好,因为他收到了前方传来的消息,多尔衮和豪格发生了剧烈冲突,豪格率领两千兵马冲入紫禁城之中,差点杀了多尔衮。

结果就是双方决裂。

满族差点陷入全面内乱之中。

这个消息让崇祯皇帝的心情大好。

而李自成和自家太子也乘着这个机会,收复了不少的失地,牵扯了多尔衮的精力,让多尔衮非常的难受。

他难受,自己就高兴!

“好!好啊!”

崇祯皇帝面上带着笑,不断叫好。

然后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消息就是,红薯种植的问题,原本崇祯皇帝以为江南的亩产七十石只是意外。

没想到,这个红薯哪怕是在山东,而且已经是晚中了一两个月,居然还是丰收了,平均亩产六十石以上!

而且还不挑地方!

山东不会再饿死人了!

这个消息更是让崇祯皇帝心中开心不已!

这可以说是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不饿死人,就代表,起义军已经是没有民众的基础,等自己统一天下之后,是不是真的要实现天下大同了??

想到这儿,崇祯皇帝心中原本已经死去多时的文青之魂,又在熊熊的燃烧着。

“对了,四川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