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考大学回城,帽子(1 / 2)

沈烟陵有些惊讶,周琳琳不是说喜欢周庭钰么?

之前还敌视过她。

结果,这还和知青牵扯上了?

周琳琳也是有些惊觉自己好像说错了话,她吐了吐舌头:“我就是,我也没答应啊,那个人长的是不错,就是看着有点不可信……好吧,我承认是我爸说他不可信。不过你别说,咱们村里有几个和知青好上了,现在可麻烦了。最怕的,还是有两个嫁给知青的,那娶了知青的倒还好说,大不了就不让她回城就是了。”7彡筗彣網

知青下乡,时间久了,和村里人接触,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感情。

有的是心甘情愿的结婚的,有的是被迫的。

不论是因为吃不饱,还是因为干不了活,亦或者是其他的情况。

总归是结婚了,甚至有的还生了孩子。

可此时要面临回城的情况,麻烦就来了。

现在还好只是回家探亲,若是真的来了政策,知青们开始返乡了。

那些结了婚的知青,才是麻烦。

国家允许知青返乡,但没有政策说,可以带着另一半,甚至是孩子一起回去。

他们自然可以带回去,但粮食关系回不去,加上又没有落实户口的政策,还有养家糊口的工作。

带回去做什么?

能在城里安顿下来么?

沈烟陵叹息一声,她知道这是一个大难题,可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周琳琳也是一脸苦涩:“村里好好几对呢,那些知青彼此之间结婚的还好说,大不了回城了,再看看能不能调到一起。就怕那些嫁过来的,还有娶了咱们村里姑娘的。”

这村里人的粮食关系自然没办法调到城里去,人家都是吃商品粮的,他们这些农村户口可迁不过去。

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农民贡献了太多,加上收入太低。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且还有农业补贴,很多迁了户口的人又想着迁回去。

可此时,农业户口确实是大家都不想要的。

除了提留款,还有教育基金等等,农业税真的很重。

相比于农民的税收压力,工人领了工资,除了没有地里的菜,工人连税收都不用交,那才是舒服呢。

也难怪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了。

沈烟陵心里一动,突然说道:“那她们有没有想过,通过高考回城?对了,琳琳,其实你也可以考虑的。国家都恢复高考了,你就没想过继续读书?”

周琳琳小她几岁,也是读过书的,想要参加高考,也是有资格的。

但周琳琳有些头疼:“读书好累啊,我看到那书就累。”

沈烟陵看着这个小妹妹,不忍心她就这样放弃了:“你想想看,若是考上大学了,以后就能分配一个工作,总好过你在村里等着嫁人吧?再说了,就算是考不上大学,考个大专,或者是中专也是好的。”

中专也包分配工作,而且工资也不低,至少也是技术工,一级工资至少二十块起。

就算是临江市这边因为不那么发达,工资低一点,也有接近二十块。

总好过普通人上班,做学徒工开始,拿十几块的工资要好吧?

而且读了书,升职也快一些。

周琳琳奇怪的看着沈烟陵:“可是,你之前不就嫁人了么?”

沈烟陵内心暗叹一声,原身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啊。

“所以,我现在才有经验和你分享啊。女人啊,还是要有自己的工作,要经济上独立,免得以后在婆家被人欺负。大不了,我自己还有工作,我能自己赚钱,想要做什么,也不用看人脸色不是?”

沈烟陵发自内心的给周琳琳分享了一些经验,终于是将周琳琳给启发了。

“那我回去好好想想,不过我觉得,至少我哥哥应该可以考虑一二。还有,那些知青,我觉得可以让我爸爸去和他们说一下。”

周琳琳风风火火的走了,沈烟陵回头,就看到周庭钰一脸奇怪的看着自己。

这是误会了?

嗯,倒也不是误会,她确实是有些后悔嘛。

除了三个团子,原身在这桩婚姻里,什么也没得到啊。

多年来的花痴,除了做牛做马,她得到了什么?

锻炼了一身的力气,学会了做家务?

沈烟陵又不好解释,也不好说自己其实没后悔,两人就这么有些尴尬了。

沈烟陵低下头,想要找点别的事情做,做完了手里这件衣服,她就差不多把目前手里头的单子都做完了。

得了几十斤粮食,又能多吃几天的。

沈烟陵还想着,什么时候去一趟临江市,或者去一趟蓝溪县也可以。

她要去买一些日常用品,还有一些油盐酱醋茶等,另外,她还要去弄一些高中的书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