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伍晓桐,源儿(1 / 2)

就在沈烟陵考虑要买几个水缸,储存水,浇灌果树的时候。

省城的一处医院,一家子也已经到达了。

“我的乖孙。”

一个老太太大叫着,朝着一个病房冲了过去。

那个样子,你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位老人。

一对年轻夫妇跟了过去,脸上也是一样的焦急。

一位老爷子在后面跟着,随同的还有一对比之前那一对夫妻要年轻一些的男女。

同时,一位警员还有一位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过来。

老爷子问了一句:“昨天的事情都调查清楚了吗?”

警员点点头:“都问清楚了,确实是一个人贩子团队。不过其中有一个人,就是那个领头的,似乎不只是如此。”

老爷子点头:“详查,这种人,绝对不能姑息。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人,手上沾满了血腥,破坏了多少个家庭?”

“是,您说的对。”

老爷子又转而说道:“对了,这个人贩子集团是怎么被发现的?”

此时,那个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连忙接道:“这个说起来,也是一个巧合。主要是拐走您孙儿的那个老妪,她坐火车的过程中,坐在她对面的一个女人,感觉到这个老妪不对劲。后来,又看到您孙儿穿的衣服和对方不一样……”

这件事情大致说了一遍,老爷子奇怪的说道:“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

那个工作人员不好意思说,老爷子就皱了眉头。

最后,那工作人员还是说了出来:“主要是人家说,那个人贩子老妪穿的是粗布的衣服,属于工薪阶层穿的。您孙儿的里衣是丝绸的,不是普通人能穿的起的。”

老爷子就责怪道:“我就说,平时不要穿的太好。这不是脱离群众么?怎么?就显得她们家有丝绸?”

因为激动,他甚至开始咳嗽起来。

那个年轻的男子上前给老人顺了顺,才说道:“这也是嫂子自己织的布,您就不要再说了。要不是这样,那个女人也不会认出人贩子来,我侄子不是被拐走了?”

老人瞪了一眼过来:“要不是他穿了丝绸,怕是人家还不拐他呢。”

这就显得有些不讲道理了,人家拐了,又不会来要赎金。

人家拐卖了,是为了要卖钱的。

人家就是看孩子长得好看,这才起了心思的,和穿不穿丝绸没关系。

但男子知道自己的父亲,一生节俭惯了,最看不得铺张浪费。

此时,他们刚好到了病房门口,老太太瞪了一眼过来:“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个!你没看孙子还没好么?”

老人无奈的摸了摸鼻子,要是平时,他肯定要批评老伴的。

可这个时候,他还是闭上嘴巴的好。

年轻男子捂嘴,差点没笑出声。

医生说道:“不要紧了,昨天虽然发了高热,但在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有人帮忙降温了。送到的时候,高热已经退了,再打两瓶点滴,就差不多可以出院了。”

老太太有些好奇,那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就说了经过:“火车上没有医生,不过那个救小公子的女人自己带了三个孩子,可能是有经验。正好我们的同事带了酒精上去清洗东西,她就借了酒精,给小公子降温。据说是给胸前和背部按摩了。”

老太太点点头:“这是咱们的恩人啊,就是不知道这个女孩是谁?你们有问过人家的名字吗?”

大家都是摸了摸鼻子,这个还真没有人问过。

老太太嗔怪道:“到现在了,你们居然还没去问人家的名字?不说人家认出了人贩子,就这高热,要是不及时处理,咱们源儿也要烧糊涂了。”

这话不是指责警员和火车站工作人员,是在指责自己的儿子和媳妇。

年轻男人连忙点头:“我这就去问问。”

那个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好像想起了什么说道:“哦,我们虽然忘记问名字了。不过当时有一个同行的男人,好像是她大哥,是咱军队的。好像也是带他妹妹到军队去看望女人的丈夫。”

老人家立刻就是得意:“你看看,我就说,还是咱们子弟兵好吧?就你心疼孩子,还不让他去当兵。”

说到这个,那个年轻男人摸了摸鼻子。

他不是不能去当兵,只是他个性散漫,实在不合适。

而且他也有其他想做的事情,所以才求了老妈出面,免了自己去当兵的命运。

这老头子!

哎,不过说起来,当兵的确实不错。

但这不代表,他也要去啊。

就算是不去,也不能说,他不敬佩那些当兵的啊。

这是两件事,怎么能凑在一起说?

沈烟陵可不知道这些事情,他清洗完尿壶,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那个被核桃卡了脖子的孩子的妈妈。

两人凑在一起说起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