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追缴亏空(1 / 2)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官员都被放了一天的假,不用再去公署处理公务。

贺临回到府上,刚把那身繁重的衮服脱下,却又收到了宫里的消息——秦渊召她入宫。

于是贺临只能连忙换上官服,跟着太监进宫。

到乾清宫的时候,秦渊正坐在书桌前看奏疏。

“微臣贺临叩见皇上。”

“快起来。”

贺临站了起来。

“你可知朕今日找你来所为何事?”

“微臣不知。”

秦渊叹了口气:“前些日子,朕看了许多户部调来的账册文书,即便只是浅浅一览,国库以及各省之亏空,令人触目惊心,明明自开国以来,我大庆能耕之田地比起开国之时有增无减,可每年收上来的田税却越来越少。此事你怎么看?”

“回皇上,地方亏空无非就三个原因,其一是地方官因公事挪用,其二是他们被上司勒索,不得不拿公款孝敬上司,其三则是他们自己贪污。”

地方上收上来的田税会留一部分,多余的部分会交给中央。

这留下来的一部分,完全够各省日常开支。

一般有什么事情,比如发生灾情,中央都会额外调拨国库之款,亦或者加派征收赋税,影响不到地方的寻常赋税。

可如此一来,地方还亏空,便只有这三个原因了。

秦渊点了点头:“没错,可国库不能一直如此亏空,朕打算好好查一下具体的亏空情况与亏空数目,命各省在三年内补齐亏空,没补上的人,皆从重治罪,期间如果查出是因为贪污造成的亏空,则立刻将人抓起来免职。”

贺临有些惊讶。

按照惯例,新皇登基之后为了彰显仁德,对前朝的亏空应该既往不咎。

可没想到秦渊登基第一天就要查亏空。

“皇上如天之仁!”贺临高声赞颂,“只是这些亏空不知该如何去查?让户部去查吗?”

秦渊摇头:“不,不能让户部去查,若是户部能有所作为,还能有这么大的亏空吗?他们官官相护多年,让他们去查,定会有所放松。”

户部先前一直由杨和谦管着,后来因为太子秦麟谋反,杨和谦才卸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即便如此,户部也依旧属于杨和谦的势力范围。

地方上有不少杨和谦的人,这么大规模的查,杨和谦肯定会护着他们。

“朕打算在朝廷里新组立一个会考府,掌各地钱粮奏销之事,稽查核实朝廷各部院的钱粮奏销,与六部平级,直隶天子。

会考府成立后,各地方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各部院动用钱粮,都要通过会考府会考。”

贺临一听,心想这不是国家审计局吗?

不得不说,秦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直是天才。

以往各省向户部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时,户部要收“部费”,也就是所谓的“好处费”。

没有好处费的话,哪怕是正常的开支,亦无手续或计算方面的问题,户部也不准奏销。7彡筗彣網

相反,如果有好处费,即使是浪费亏空上百万,也一笔勾销。

而且中央各部院动用钱粮,都是自用自销,根本无人监督。

这是多年积弊,古已有之。

所以有句话,叫做吏部位最高,户部权最重。

这也是为什么户部能成为最好捞钱的地方。

但会考府一成立,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肃清中央以及各省钱粮奏销之积弊。

贺临原本也想向他建议成立个这种机构来着,没想到他已经有过准备了。

“微臣觉得皇上这主意甚好,历朝历代,向来先查贪污,后查挪用,这就给贪官留了空子,让他们便把数额多的说成是挪用,数额少的说成是贪污,以脱重罪。

以至于他们平日里随意贪污,即便被人参报,最后亦不过以挪用结案,贪官污吏毫发无伤。此次追缴亏空,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先查挪用,后查贪污。

无论贪污还是挪用,每一笔账都要查清楚,不能混淆。而且在追补赔偿时,先赔挪用部分,后赔贪污部分,一分一厘都不能少。”

秦渊点头:“是,你说的很有道理,成立会考府追缴亏空一事干系重大,是朕登基后烧起的第一把火,只能胜,不能败,只能进,不能退,若半途而废,无功而返,遑论后续其他事情,你觉得谁人可担此重任?”

“此次追缴亏空,定会得罪不少人,必须选一个有担当且不畏权贵之人,并且此人还必须精通账目……”贺临微微皱眉,在脑海中思索起来。

“需要想这么久吗?”秦渊笑笑,“朕觉得你便很合适。”

“臣?”贺临有些惊讶。

总领会考府,可是直隶于天子,其品级与官位最好都不能太低。

秦渊这是要一下升自己到这么高的位置吗?

“你是从地方上一步步升到京城的,地方官的那些手段,你应该很清楚,而且你也在户部待过,管过那么多的账册。怎么,怕担子太大,不敢接吗?”

贺临撩起袍子,当即跪下:“皇上隆恩,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朕不爱听你说这些场面话,朕是信你的能力,才将事情委派你的,你如果不愿意做这种得罪人的活,也可以同朕直说,朕会换别人。”

“不,臣愿意,而且微臣很高兴皇上能相信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