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大感意外(1 / 2)

许家毕竟是受害方,他们愿意谅解祝盛,按照大庆律例,魏允良没办法把祝盛判的太重。

不过在此之前,他遣人去了一趟祝府,将这件事告知了祝明。

祝明听到许钧居然去魏允良那帮祝盛求情,很快就意识到了六皇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脸色当即就沉了下去,吩咐:“备轿,去顺天府衙。”

“是。”

知道祝明过来,魏允良本以为他是为了来给祝盛求情的,见面之后没有给什么好脸色。

“祝大人,虽然如今许家谅解了祝盛,可按照我大庆律例,祝盛也得先挨上二十大板,才可离开。”

祝明笑了笑:“魏大人,祝盛的确是我唯一的孙子,可他如今犯下此等事情,也是我祝家教子无方,他需要知道,只要触犯了我大庆的礼法,没有人能包庇他,即便他爷爷是礼部尚书也不行。这二十大板是他该受的。”

魏允良大感意外:“祝大人,您此话当真?”

“上梁不正下梁歪,祝盛变成这样,是因为我没有教好他爹,导致他这下梁歪掉,说到底我也有责任,魏大人您不必担心,尽管按照大庆律例去判案便是。明日我还会上道奏疏,同皇上陈明此事,请求皇上重罚祝盛。”

“好!您能大义灭亲,我魏允良打心眼里佩服,朝廷有您这样的官员,真是大庆之幸!”

虽然六皇子挖的坑很大,但祝明反应也很快,明白此事的关键还是在祝盛身上。

在外面人都在怀疑他倒向六皇子之时,第二天,他的一封请罪奏疏直接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

谁都没想到祝明居然愿意大义灭亲,而且还做到了这个地步。

景历帝躺在病床上,听着冯安汇报此事的时候,也不由感慨:“祝明是个明事理的……”

手握锦衣卫,景历帝当然知道祝明这件事上,秦渊跟秦纵双方的博弈。

祝明能在这样的残酷博弈中保持本心,不涉党争,这并不容易。

党争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各自的立场。

哪朝哪代,朝廷都不会没有党争,但朝廷也不能全是党争。

景历帝心里清楚,大庆需要祝明这样的人存在。

这整个事件,景历帝大部分都能预料到。

唯独意外的是,秦渊居然什么都没做。

景历帝叹了口气,问:“冯安,你觉得瑞王跟端王哪个更像朕?”

“两位王爷都是主子爷的儿子,都很像。”

“真比起来,其实还是端王更像朕,瑞王太心慈了……”

冯安不懂他说这话的意思,在一旁没吭声。

景历帝也没继续说下去,“朕这身子是越来越差了,太后的百日祭马上要到,总归是要找人代劳,冯安,传祝明进宫。”

“是。”

*****

知道祝明不仅没有接受自己的好意,甚至直接上疏,六皇子脸色十分难看。

“这个老匹夫,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吕兴文也叹气:“看来祝明是铁了心定了胆不涉党争了。”

下人匆忙走进厅内:“王爷,外面传来消息,皇上召礼部尚书祝大人进宫了。”

六皇子不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祝明接受传召进宫的消息,很快就扩散开来。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次景历帝召祝明进宫,肯定是为了商议太后百日祭一事。

可瑞王与端王几番博弈下来,祝明依旧中立。

没人知道祝明在景历帝面前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端王府,六皇子焦急的在堂内来回踱步。

瑞王府,秦渊与杨和谦相对而坐,沉默无言。73zw捌.com

贺府,贺临坐在树下,双手交叉抵额,眼眸轻闭。

调皮的风吹过大庆京师上方,吹动无数人焦灼的心。

傍晚,随着祝明从宫内离开,一道圣旨也随之颁布——孝贤庄皇后百日祭由皇六子端王代天子行事。

得到这个消息,六皇子停下了踱步,重重松了口气,坐回椅子上大笑了起来。

沉默了许久的秦渊脸上无悲无喜,只是缓缓叹了口气,闭上眼睛。

杨和谦摇着头,识趣的告辞离开,将空间留给他。

贺临叫人端来了酒壶,一个人默默饮下一杯烈酒。

众生百态,有人欢喜有人愁。

祝明回到府上后不久,也知道了宫里的圣旨内容。

他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在椅子上坐下。

刚不久前,在那威严的紫禁城中,君臣奏对的内容他还能清晰回想起来。

可饶是他翻来覆去,逐字思量,依旧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跟姜开成不欢而散之后,他仔细想过姜开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