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皮肉之苦(1 / 2)

跟秦渊商量完之后,贺临便着手准备起来。

她按照六皇子的吩咐,给远在外地的温静竹写了一封信,让其准备造势,召集编辑发刊。

然而收到她这封信之后,温静竹却有诸多担忧。

这件事很显然是跟朝廷之中的党争有关,贺临是朝廷里的人,卷进去就算了,还要拉着繁清报社也一起卷进去吗?

之后繁清报社又会如何呢?

自己这几年来亲力亲为,一手将繁清报社做大,若因此事,所有心血都付之东流的话,她难以接受。

可报社说到底是贺临的,她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做。

就在这样的忧愁下,温静竹找来了编辑和写手,商量好内容之后,正式将报纸刊印发出了。

而此时,京城的贺临也拿到了报纸。

看着这上面的内容,她脸上挂着几分忧愁,跟柳笙笙道:“风雨要来了,你叫人护好温静竹,别让她也出事。”

柳笙笙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好。”

随着报纸的发售,秦渊无法生子的传言逐渐在大庆各地流传起来。

纸包不住火,事情最终还是传进了宫里。

景历帝特意命人找来了报纸,看完之后,眼里漫上显而易见的怒气。

“好啊,这些东西居然敢妄议当朝皇子,吃了熊心豹子胆吗!”景历帝将报纸拍在桌上,吩咐冯安:“让秦如风去查,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是。”

接到宫里的命令之后,秦如风很快开始调查起整个事情的起源。

看到贺临的名字之后,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之前的事情秦如风可以瞒,这件事秦如风却没办法再帮贺临瞒下去,只能老老实实的将调查结果交给景历帝。

看到结果,景历帝并不意外:“端王,果然是端王,总是把心思放在这种事情上!”

景历帝倒不是为了秦渊的名声受损而生气,主要还是看出六皇子想借着舆情倒逼自己册立他为太子。

“还有这个贺临……”景历帝想起什么,看向冯安:“贺临是不是上了一道奏疏?”

“是,昨天递给通政使司的,主子爷您还没看。”

“找出来。”

“是。”

冯安在一旁的书架里翻找一下,很快找出了那封奏疏,递到景历帝面前。

景历帝打开翻看起来,脸上的怒气渐渐消退,转而是几分疑惑。

一个太监从外面进来:“皇上,瑞王爷求见。”

景历帝收起奏疏,“正好,让他进来。”

“是。”

秦渊走进大殿,撩起袍子跪下:“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吧,怎么了,这副脸色。”

“回父皇的话,有些事情,儿臣本不想拿出来叨扰父皇,可实在忍无可忍,自打那日上朝之后,民间便一直有关于儿臣的流言,经过某些报纸刊登后,这些传言已经甚嚣尘上。”

“朕对这件事情也略有耳闻,你看看这个。”

景历帝把贺临的奏疏递给冯安,冯安拿到秦渊面前。

看完之后,秦渊脸上露出惊讶:“这……”

贺临的这封奏疏,与其说是奏疏,不如说是请罪书。

她主动跟景历帝请罪,说没有管理好身边的亲眷,以至于繁清报社刊登了议论皇子的内容。

不仅如此,她还说对于此事十分心痛,请求朝廷严厉管控报社一行,颁布发行许可证,甚至主动表示行业龙头繁清报社收归国有,充盈国库。

虽然秦渊早就知道贺临会这么做,但在景历帝面前惊讶自然是为了表演。

收起奏疏,秦渊看向景历帝:“父皇,贺临只是一个五品小官,这件事恐怕背后还有人。”

“所以呢?你打算如何?”

秦渊低头想了想,叹了口气:“父皇,既然这事跟贺临有关,那背后之人儿臣已经猜到是谁了,但儿臣已经不想再看到同室操戈的场面,虽然儿臣名声受了点损伤,可只要儿臣后院生下孩子,这种谣言便能不攻自破,所以这件事……儿臣觉得不该追究。”

秦渊这招以退为进,在景历帝眼里成了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

太子死了之后,景历帝的确越来越不想看到他们手足相残。

他笑起来:“朕没想到你居然能有如此格局胸襟,端王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朕心里清楚,然而你受的委屈也不能这么轻飘飘揭过去。

这个贺临在奏疏里说的不无道理,报社一行的确该好好管管,尤其是这个繁清报社,这件事就由你领头去做。”

整顿报社一行,牵扯到数不清的利益纠葛,许可证怎么发,发给谁这一点,就能给朝廷带来不少创收。

尤其是繁清报社跟当地很多地方官都有关系,指不定还能借着这次事情将地方上六皇子的势力都给打掉。

“儿臣谢父皇隆恩。”秦渊又磕下头去。

“至于这个贺临……”

秦渊的心提了起来。

如果是之前,景历帝肯定要重罚的。

但贺临一看就是六皇子手里的刀,估计这件事也由不得贺临愿不愿意。

不过看样子贺临嗅觉还算敏锐,居然主动认罪了,而且还愿意献出繁清报社。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而且明面上,贺临也不是繁清报社的掌柜,只是跟繁清报社的掌柜沾亲带故,对于贺临,景历帝便不打算罚太重。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俸半年,廷杖二十。”

“父皇如天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