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有一事相托(1 / 2)

下午李鸿仁正在巡抚衙门里办公,外面的衙役忽然来报,说有一身着丧服的女子求见,不由疑惑了起来。

“丧服?她姓什么?”

“说是姓温。”

一瞬间,李鸿仁意识到了这是谁。

老师难道……

他难以置信的站起来,“快,快去将她请进来!”

“是。”

衙役很快带了温云熙进来,李鸿仁自然是认识温云熙的,知道这是老师唯一的孙女,看着她那身齐衰服,顿时红了眼眶:“老师他……”

“爷爷在昨天病故了。”

猜想得到确认,李鸿仁摇了摇头,手撑着桌子,声音带上几分哽咽:“老师……”

天地君亲师,李鸿仁对温老爷子是真有感情的,到了福建任巡抚之后,他也时不时去温家拜访,逢年过节都会遣人送礼,虽然温老没收过。

温老自从辞了麓兴书院教书一职在家养病,他还送过一些名贵的药材。

虽然知道老师年纪大,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但是这一天真的来临,他还是忍不住为此心痛。

温云熙从袖子里拿出一封白皮素封的信:“我今日来,除了给大人送这讣告,还有一事想要拜托大人。”

“你说。”

*****

送温云熙到福州之后,贺临并没有马上就走人,而是就在巡抚衙门外等待起来。

她知道,温云熙不会在里面待太久。

大约过了半小时,温云熙便和慧语一起,由衙役送出来了。

贺临快步上前:“情况怎么样?中丞大人应允要求了吗?”

温云熙看着她的脸,沉默了一会。

*****

离开巡抚衙门,两人也没有就此回去,因为贺临要去一趟总督衙门。

到了总督衙门,贺临让温云熙留在外面等她,自己独自进去找丁立生了。

丁立生倒是没有拒绝求见,很快贺临又被迎到了上次见面的二堂。

“见过部堂大人。”贺临弯腰作揖。

“不必多礼。”

贺临看向他:“下官刚从巡抚衙门那边回来。”

丁立生挑了挑眉:“李巡抚怎么说?答应调粮了没有?”

贺临摇了摇头:“中丞大人没有答应调粮,下官此次来,是想请部堂大人帮一个忙。”

丁立生目光沉沉,叹了口气:“你上次回去之后,我也仔细想过了,若李巡抚那边说不动,解决之法,唯有我先将军中储备之粮调拨去漳州,可如今倭寇占了毛竹岛,军粮借调去漳州,又不知要多久才能补上,倭寇要是趁着这个时候打过来,军中就会大乱。”

贺临摇了摇头:“下官来,并不是为了请求部堂调拨粮食。”

丁立生疑惑了:“那你是为了什么?”

*****

离开总督衙门,回去的路上,温云熙忍不住问她:“贺大人,李巡抚若不调粮,漳州用余粮赈济灾民,能撑到朝廷的赈灾粮下来吗?”

“朝廷的赈灾粮很快就下来了。”

“啊?”温云熙愣了一下。

“瑞王殿下让其手下侍卫疾驰往南直隶,先购买了一部分粮食运往漳州,后日便能送到。”

贺临早上收到的那封信,秦渊在里面说了这件事。

想必是他提前意识到了福建这些官员会碍于太子与六皇子,不给她借调粮食,才早早的让李春出发来送一部分粮。

真等到秦渊在南直隶购买三十万两的粮食再送过来,那漳州怕已经饿死不少人。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秦渊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不过就算三十万两的粮全下来了,对于漳州来说还是不够。

后面差的,就得再想办法了。

这个贺临打算等秦渊到了漳州再同他商量。

*****

由于温云熙是女子,而且尚未出嫁,所以温老爷子的葬礼诸事,主持大局的还是温晓博。

收到温老爷子病故的消息,温晓博很快便派了家中下人出去送讣告,通知各个亲朋这个噩耗。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温老爷子的遗体都将停殡于温家置办的灵堂,接受各亲朋的吊唁。

从福州府回来的贺临并未马上去吊唁,一来温老临终前她就在身边,二来她忙着安排处理李春领头送过来的那几万石粮食。

这次秦渊派人来送粮动静颇大,贺临还让俞光友派了兵去接送这些粮,漳州这边的消息,朱立群又一直有派人盯着,没多久也知道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