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非凡人乎?(1 / 2)

细说红尘 真费事 1942 字 3个月前

第417章非凡人乎?

晒谷场人群散去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到子时了,对于西河村人来说已经是很晚很晚了。

不过没有人懊恼什么,回家的时候一家老小拖椅子搬凳子,一边走也一边和家人或者邻里议论着书中的事,讲谁谁谁该死,谁谁谁可怜等等.

这么晚了,皇子和元江县令也不回县城了,就在西河村住一晚,易家虽然比不上真正的豪宅,但客房还是有一些的。

只不过之这一晚皇子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想着此前说书的过程,父皇曾说过,易书元此人以书寓人也寓天下社稷,而在这《鸣天雨》则更为明显一些。

在易家的客房内辗转反侧了许久,皇子还是从床上起来了。

“来人!”

一声令下,门口立刻有声音回应。

“殿下?您还没睡?”

“睡不着,准备笔墨纸砚。”

外头守着的两名侍卫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只好去找易家的家丁,让对方帮忙准备。

章良喜这么说了一句,皇帝思虑片刻,还是放下了诸多念头,也抑制住一些冲动。

“来人!”

这封从元江县送出的信件到达承天府的时候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谭元裳话音一顿,看向皇帝道。

章良喜赶忙附和。

“这次易先生回元江县,或许也与这陆信有关吧.良喜,当年我取缔执捕台,是不是做错了?”

放下笔的皇子在手上哈出一团白气,搓了几下手后藏入衣内温暖双手,桌上已经写了十几页纸,并且字迹密密麻麻间隔很小。

“算了,就这么装起来吧,父皇应该不会怪罪我的,嘶好冷好饿啊.”

“撒手啊,这鱼伱拉不上来!”

皇帝想了下,摇了摇头道。

“笑话!”

在情报手段中,谭元裳的商贸是重要的渠道之一,而这几年的讯息之中,又以白羽道的覆灭最为重要。

天还没亮的时候,村里的鸡已经早早开始鸣叫。

“让冀儿回来吧,不然可能赶不上过年了,易先生难得回家,也莫要去频繁打扰了,对了,追封陆信为金信总捕,赐陆家绢十匹,黄金百两”

皇子披上厚衣服,也不穿戴整齐,就直接借着灯光在深夜书写起来,有关今天见闻和听书的事情他要立刻写下来,虽然不可能完全记录,但也力求全面。

“不成啊——”

侍卫走过来,皇子抬起手后心头一惊,这才发现有好几张纸上的字墨迹还没有完全干涸,以至于刚刚那一按,抹开了一些字上的墨水,虽然并不影响阅读,却也印上了一部分掌纹。

“哈哈哈”

听到易书元这么说,灰勉也乐了。

昨晚上吃的晚饭可是不少的,但此刻皇子还是觉得又冷又饿,一边整理桌上的纸张,一边笑道。

还是那个江河交汇处,还是那个老地方,但这次两人都久不见鱼儿咬钩,易书元便也在船上拆开这封大庸天子的亲笔信。

谭元裳是万不敢在这种事上随便发表意见的,关系好归关系好,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不是玩笑,谁都不能忘,包括他谭元裳。

这会皇子也确实安心不少,等侍卫一走就解开披着的衣服,裹着有些冰冷的被子睡了起来。

——

项子冀又在易家住了一天才离开了西河村,同元江县令一起回了县城,若是住太久了既不方便也容易招人不喜,反正已经旁敲侧击知道易先生会在家多留一段时间的。

“我不当官,陛下累的时候,总归还有一个好去处!”

大概一刻钟之后,皇子暂住的客房内,桌上摆好了文房四宝,也点上了一盏油灯。

当然这些事情皇帝也只是想想,放权下去便可,他的注意力也再度回到信上。

“你要是愿意当官,宰辅之位有你一个!”

皇帝先是激动于易书元竟然就在元江县,随后当通读皇子所书内容,则是更多的震惊。

侍卫见此,赶紧把门关上。

“殿下,要重写一张么?”

这是大庸天子心中第一次升起此类的怀疑,但并没有说出来,也很快一笑了之,转而思虑着国中之事。

“陛下,皇子冀还等着您回信呢。”

“当年相山禅院,他与龙飞扬先行一步,约于北方见面,那时他对南晏之事定然已经了解颇多,此人在江湖各道之中定有不少朋友,绝非只有龙飞扬一人!”

“是!”

当然,项子冀也没有离开元江县的打算,他要等承天府宫中的回信。

这么说着,皇帝又看向书信中前半段的内容,里面也提到了老教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