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诸方来投(2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542 字 2个月前

北齐就仿佛嗜血的豺狼一般,不断的围绕在周身流血的南梁周围试探,势必要狠狠咬下一口肥肉才肯罢休。毕竟北齐高洋本身就是一个性格强势且充满侵略性的君主,面对这个被侯景一介叛人都搅得翻天覆地的南梁政权,心理上那是有着绝对的优势,当然是不肯轻易放过。

“鲁将军应该不是黔首小民吧?我听说你曾追从王僧辩征剿叛军,想必是有功勋在身,湘东王难道未加封奖?”

他虽然没有插手淮南地区的利益瓜分,但也仍然牢牢掌握着制衡此方争斗的手段,只要义阳掌握在手中,那么他对淮南局势的变化就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晋熙所在,与江南之间倒是并没有太过强烈的地域互动因素,但却能够与荆州总管府之前便已经取得了的汉东以及夏首、夏口等一系列的江北津渡组成一个完整的江防体系,在与南梁的郢州、江州对峙中都能拥有陆上的攻防体系。

但是如今随着北齐的兵锋不断向南推进,江陵军府的认证也是没啥屁用,鲁悉达的势力范围还是无可避免的遭受到北齐军队的进攻袭扰。像是距离北齐所占领的合州比较近的新蔡、岳安等诸郡县都被北齐所侵夺。

这两方虽然斗的热闹,但一些受其波及的地方势力则是叫苦不迭,一方面据地自保,另一方面则积极的寻求庇护。

之前王僧辩统率诸方大军反击建康的时候,这鲁悉达也派遣甲兵助战,并且因此被湘东王任命为北江州刺史,其割据江北诸郡的事实受到了江陵军府的承认。

眼下北齐和南梁在长江下游的人马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彼此之间多有明争暗斗。

李泰闻言后便笑语道,当他决定接纳这一支豪强势力的时候,自有府员将其详细情况向自己介绍一番,心知眼前这年轻人便是鲁悉达的弟弟,派兵追从王僧辩前往建康,故而有此一问。

李泰并没有急于做出决定,而是先将如今淮南的局势仔细了解一番,又召来府中崔谦以下裴鸿、陆彦等属员们商讨一番,才决定接纳这个鲁悉达的归附,并且决定出兵助其防守,将荆州总管府的实控范围继续向前推进一步。

李泰在看到最上面一份求附奏书之后便皱眉发问道,很快府员赵景之便奉上一份详细的地图,地图上还详细标注了晋熙所在的方位。

鲁悉达虽然受到了江陵军府的任命,但本身只是趁乱而起的一方豪强罢了,根本就不属于江陵军府的核心力量,如今遭受北齐的进攻,自然也就得不到江陵方面的支援。而王僧辩等建康人马仍自与南来的北齐大军对峙于下游,同样也顾不上这些地方势力。

不过这也是因为李泰特意保持克制的缘故,不久之后整个江南地区的主角便会成为大猛男陈霸先。李泰眼下连水军建设都还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自然是不想现在就去跟陈霸先硬碰硬,而且彼此势力所在的地理方位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对此主要还是看戏就好。

这一份求附书信的投书之人名为鲁悉达,本身便是盘踞彼乡的一名豪强,曾为南梁郢州刺史萧恪的部将。后来邵陵王萧纶流窜进入郢州,并在不久之后与诸方交恶,鲁悉达便退保乡里,以其乡土侨县新蔡为中心向各方发展。

&;=&;&;&;其人力耕蓄谷、招恤亡人,势力很快便发展壮大,江北晋熙等数郡之地尽归其掌控,拥兵近万,如今也算是江北势力排名前列的一方大豪。

鲁广达听到这话后脸色微微一变,转而变得激愤起来,垂首说道:“不敢有瞒李大将军,小民确有经历此事。率领乡曲为师之先锋,率与贼战、未敢辞劳,但是江陵诸军盛气凌人,不许某等诸方客师轻近府城、仓邸,克定建康之后竟连粮秣都无作拨给。小民军伍粮尽自返,却遭诘责……”

听到这鲁广达自述所遭遇的诸多不公,李泰心内不由得一叹,别说你们这些趁乱而起的江北地头蛇了,就连陈霸先在叛乱平定、瓜分战果的时候都遭到了排挤。

鲁广达倒也没有就这话题继续控诉,毕竟在建康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跟人家西魏没有关系,还是赶紧说正事重要。

“如今贼齐大军南来,寇掠无度,晋熙、新蔡等诸郡百姓、数万黎民,惶恐无所投附,即将遭贼虐害,恳请李大将军垂怜相救、仗义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