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坐观内斗(2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533 字 2个月前

正如李泰之前所言,武陵王萧纪居蜀十几年,虽然不谓大恶,但也并无大德,尤其他如今直接称帝这一举动又给蜀中内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有人得意必然就有人失意,那些在萧纪政权中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就是值得拉拢的对象。

李泰提出的思路并不新鲜,重要的是在提出思路的同时,他还能够提供具体的执行目标和步骤,给仍自有些迷茫的中外府众人指明了一个方向。

因为不知道荆州总管府具体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中外府也不好直接绕过总管府、贸然去与对方进行接洽,以免暴露出西魏内部的上下隔阂与矛盾。

听到李泰答应的这么干脆,尉迟迥也不由得愣了一愣。相对于这些熟悉蜀中事务的人员,中外府更在乎的其实是与蜀中人士接触交流的主动权。

如今荆州总管府仍然隶属于中外府之下,那自然也免不了会有人事方面的交流。就像之前霸府召贺若敦等归府入事,又派遣裴侠等前往荆州任职。

很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的保守之计,尉迟迥便是主张快速伐蜀的一个激进派。

后世不乏议论声说湘东王在平定侯景之乱后没有选择迁都建康、而是继续留在无险可守的江陵,被西魏发动袭击一举攻克江陵,是南梁覆灭的直接原因,言中不乏指责湘东王优柔寡断、立于危墙之下的不明智。

但这当中的弯弯绕绕,别人不知道啊!在杨乾运等蜀中人士看来,山南汉中尽是荆州总管府辖区,那荆州总管府对他们态度如何不就正代表着西魏?所以同荆州总管府之间的交流,对他们而言就等同于在和西魏进行交流。

李泰之所以不敝帚自珍,将他所了解的蜀中人事情报尽数道来,就是为的增加在伐蜀一事当中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他本人当然不能率军入蜀,但却可以派遣总管府属员参加,更不要说之前同家中诸堂兄讨论已经决定李士操也加入伐蜀之中。

听完李泰所言,宇文泰便开口说道,这也算是为上一次的用兵失败做出正面的检讨,同时也认可了李泰这继续挖蜀中人事墙角的思路。

“伯山所言当真详实有据、发人深省,兵者凶事、用之需慎,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谋。之前用兵失于轻躁,的确是有欠考虑了。”

尉迟迥还待要开口想要确认一下李泰所荐人才是否与此密切相关,但大行台也看出了他的意思,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讲下去,旋即便又对李泰笑道:“如此我便安待伯山为我举荐贤良、以成大事!”

听到这里,堂内众人也都连连点头,这个方面的话题也是近来讨论的一个重点。

堂内众人听到这话后不由得又打起了精神,想要听听李泰还有什么妙计。

但是建康就安全了?其城池本身便遭到了严重的战乱破坏,而整个江防压力也是非常的巨大,更不要说在发生这一系列的改变之前,侯景乱军轻松渡江、天堑变通途的旧事给时流带来的心理冲击有多大。

总之如今的南梁绝非侯景一死便万事大吉了,湘东王眼下能够调动的军事力量仍然非常有限,否则也不至于被王琳部将叛乱搞得焦头烂额。

李泰并没有过多的言及一些前瞻性比较浓厚的预测,仅仅只是就南梁当下所面对的问题进行一番讲解,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尉迟迥这一看法是有点杞人忧天,就这兄弟俩内斗的过程中,他们是有足够的时间骑墙观望以坐收渔翁之利。

讲到南梁的情势变化,在场众人无疑李泰才是最专业的,所以在听完他的分析后,就连一些同尉迟迥怀有一样想法,感觉时不我待、需要尽快行动的人也都感觉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紧迫,还可以再等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