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好钢用在刀刃上!(1 / 2)

滨江警事 卓牧闲 1454 字 2023-03-18

滨江警事正文卷第六百五十章好钢用在刀刃上!烈日炎炎,一支由三辆越野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荆江大堤上。

抗洪期间无关车辆不得上堤,能想象到车里肯定是来检查的领导。巡堤查险的党员干部和基干民兵,只要见着有车来了就赶紧打起精神,不管多晒多热也要去排查有可能存在的险情。

车队走走停停,每到容易发生险情的堤段都会停下来,几位一看便知道是大领导的中年人,走下车戴上草帽,这儿看看那儿看看,边看边听随行人员汇报。

当车队行驶到102段时,被一根用油漆刷有红、白警示标识的楠竹挡住了去路。

几位中年人下车一看,发现楠竹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大堤左侧也竖着一块大牌子,这块牌子上的内容就比较多了。

上面清楚地写着该堤段出现了开裂险情,刚进行过灌浆抢护,然后是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比如要观察有没有开裂或渗水等情况,强调必须有专人二十四小时值守,并且每隔一小时要进行一次检查。

紧接着是该堤段地方上的负责人姓名,职务。

最后是三个抢险施工单位的落款和联系方。

抢险施工单位竟是中国人民江南省军区陵海预备役营、中国人民90428部队和中国人民83104部队!

一个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问。

戴眼镜的领导正准备开口,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从远处跑了过来。

工作人员连忙迎上去问:

男子探头看了看前面的车队,苦着脸:

站在中间的首长走了上来,好奇地问:

男子反问了一句,一边比划着一边说:

首长追问道:

「然后……然后就开始排水,先把管子塞进缝里,用空压机往里面打气,把里面的水都排出来就开始灌浆,到昨天已经灌了三次。

今天是最后一次,今天把浆灌下去,等里面的浆都干了,人家要把开始填的沙袋全捞上来,把木塞子都拔掉,看看往不往堤里面漏水,只有等不漏水不渗水才算完工。」

男子抬起胳膊看看手表,想想又说道:「领导,这儿真不

能过,堤上热,你们赶紧调头吧,往回走两三公里就能下堤。你们是小汽车,开的快,一会儿就绕过去了。」

首长并没有上车,看着边上的大牌子问:

蒋春辉掏出半包压得皱巴巴的香烟,滴咕道:

只要来检查的全是领导,不是三天两头来,而是几乎天天有领导来。

蒋春辉被检查的有些不耐烦,跑回草棚里拿来一本检查簿,想让这些大干部早点看完早点走人。

首长接过检查簿翻看了一下,发现眼前这个的民兵营长很负责,基本上按抢险施工单位的要求每隔一小时检查过一次。

随行的一个领导看出蒋春辉有些不耐烦,但能理解蒋春辉的心情,毕竟在大堤上坚守了这么久,条件非常艰苦,不但没钱甚至连饭都要家里人送,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让部下打开车门给蒋春辉拿了一瓶矿泉水,想想又掏出烟给蒋春辉发了一根。

果然是大领导,发的是好烟!

蒋春辉点上美美的抽了一口,心里对眼前这几个大领导的评价高了很多,至少平易近人,不像有些大领导高高在上拿架子。

蒋春辉弹弹烟灰,指指远处的一根电线杆:

谁都有追求富裕生活的权利。

做村干部没几个钱,人家想出去打工很正常,面对不想再做民兵营长的蒋春辉,首长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这时候,江上传来的柴油机轰鸣声。

转身望去,一条两百吨左右的挂桨船缓缓开了过来。

船上插着好几面红旗,有好几个打着赤膊、穿着救生衣的军人站在船头。

蒋春辉扔掉烟头,小跑着迎了过去。

船上的人扔缆绳,蒋春辉帮着把缆绳系好,随即把船上的战士拉上岸。

堤上热,船上更热,简直像个铁烧板,不然杜源也不会打赤膊穿救生衣。

下午还有三个堤段要补浆,两个堤段要去检查,动作要快,不然会错过晚上的电影。

杜源顾不上看来检查的是哪儿的领导,打开发的公文包,取出抢险施工图纸摊开,对照图纸挨个找灌浆孔。

这些孔都是他钻的,一共多少个,大概在什么位置他都记得。

但要抢护的开裂险情太多,钻的孔也多,很容易记岔了,还是对照图纸确认比较稳妥。

他一边询问开裂位置和前后五百米堤段的检查情况,一边跟韩营长和李营长后来配给他的两个打下手的部下挨个儿拔出孔塞,随即站起身接过老班长递上的灌浆管,一根接着一根往灌浆孔里塞。

灌浆管都是船上用的油管,铜的,比较结实。

等把罐浆管插好,再用软管接上,最后用粗管子把与船上的灌浆泵连结上。

机器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在来这儿的路上搅拌好的泥浆,开始源源不断往大堤里灌……

借灌浆的空档,杜源取出一叠工程资料,跑到民兵营长的草棚里抓紧时间填写。

首长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抢险施工,趁民兵营长不注意,穿过禁止通行的,走进草棚里看小战士究竟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