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节(1 / 2)

国破山河在 华表 1105 字 2021-07-29

谁知道这仗要打上多少年才算完,你们还有完没完啊,赶紧回去收拾东西和学校一起南迁,打仗是军队的事,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好,快去收拾东西,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再晚就来不及了。教务处长始终摇着头,他心下也那个急啊,鬼子指不定说打过来就打过来。

郑同福和李卫还想继续说,教务处长站起身来想赶人了。

陈处长,就让他们去吧。工学院的院长王柏生院长不知何时站在教务处办公室的门口。

教务处长回头一看,居然是工学院的一把手院长大人,立刻苦着脸说道:王院长,您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也是为了这些学生好啊,哪能让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去打仗呢。

王院长慢慢的走了过来,按着教务处长的肩,把他按回座位上道:唉,现在国家危难,这些年轻人有心报国,也让他们去吧,现在鬼子,也保不准我们退无可退。

刚才李卫和郑同福的话让王院长心头一阵感慨不已,这些年轻人不能说是仅凭一腔热血,为了挽救这片破碎的山河,深谋远虑,积极筹备,可以说是苦心经营着准备这一切。

几曾何时,王院长在年轻时也曾有过热血之举,现在,正如郑同福说的一样,现在国家和民族都处于危难当中,国之不存,如趁着现在尽自己一份力云全力抗争,难道要将自己的才能报效于那些践踏中华民族的死敌。

如果换成其他学生,王院长是绝对不会赞同他们去参加抗日的,特别是听说今天的学生在汉中遭到令人发指的屠杀,王院长气的连中饭都没吃,高血压几乎让他头痛了一天,尽管爱国之心是需要的,但也必须有所准备,而不是无谓的去牺牲,而手工社平常在学校的一举一动,王院长都看在眼里,今天特别是手工社成员不但没有参加游行,而且还劝阻其他学生,而现在要集体退学投身抗日,这绝对不是什么冲动之举,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积极准备后的举动,王院长几乎找不到理由去反驳。

教务处长还想说什么,却被王院长制止了,王院长只是对着李卫和郑同福说道:你们去参加抗日,我并不反对,但是你们也不应该草率的放弃学业,陈处长也没有说错,这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因为参加抗日而耽误学业,这样吧,你们先和我说一下,你们要去参加哪支队伍?我看怎么安排你们的学藉比较好。

和教务处长纠缠半天没谈定的退学事情,居然院长突然进来肯点头了,郑同福不禁喜出望外,道:我们要去参加八路军。

王院长心头一动,这些孩子倒是没去错地方,听说领导的八路军虽然装备差些,但纪律严明,战斗力不弱,这些孩子去了倒也不会受到欺负,也肯定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他点点头道:也好,我心里有数了,这样吧,我帮你们做转学,把你们的学藉转到延安抗大去吧,虽然条件差些,但教学质量比这里只高不低,而且那里有我的熟人,你们就安心的去参加抗日,学业问题相信延安抗大会帮你们安排好的,特别是相关的专业,我也会委托人指点你们的。

郑同福听到王院长的安排,自是喜出望外,这完全是皆大欢喜的好主意,脸上自是一番欣喜。

而李卫心里,却像是被闪电给劈傻了一样,延安抗大啊,红色圣地,多少牛人所在的地方,比清华、北大、交大和复旦的级别高多了,别得不说,延安抗大十年来培养了22个开国将帅,20多万高干可不带假的,经典的边生产边学习,边战斗边学习办学政策倒真的是比较适合手工社的学生们,想想那里面不论是任教的,还是参加学习的,当中有那么多他的崇拜偶像,还好李卫还头脑还清醒,差点没冲上去给这个王院长一个拥吻,呸呸呸,还好没有这种变态的性取向。